西欧政坛裂变,“零散政治”成新标配?

在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欧国家的政治生态在恶变,政治格局在明显裂变。

东大观察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19-11-09来源:东方网

本文2019年11月9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南大学“东大智库”研究员

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博弈,随着12月12日提前大选的来临,正在英国各政党之间如火如荼地展开。尽管鲍里斯·约翰逊的竞选嗓门很大,在各种民调中保持着领先支持率,但英国和国际上的很多评论认为,此次激烈拼杀的大选,可能如同英国一波三折的脱欧一样,仍无法决出拥有在英国议会下院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最终还得组建联合政府,英国脱欧依然迷雾重重。

其实,在当今西欧国家,目前英国的错综复杂并非形单影只,而是像一种“可怕的政治传染病”一般,在向西欧多国扩散,英国只是政治形态不同而已。

自5个多月前联邦议会大选以来,比利时至今未能组建政府。对许多比利时人来说,这可能已经不足为奇。因为,在2010年联邦议会大选之后,比利时就曾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度过了541天。目前的情况与当时并没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组建不了政府?从表面看是参与竞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赢得多数席位,而联合组阁又因主要政党、政治派别和政治势力政见不同、固执己见,互相倾轧、互不相让,找不到共同点,无法坐到一条船上。究其实,深层次的政治社会矛盾和问题,才是根源。

也许,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举行新的选举,但不少政党不愿做这样的选择,因为即便再次选举,社情民意依然是分裂的,频繁选举还会引起选民的疲劳和厌恶,干脆不参加,或用脚投票,让相对拥有多数的政党反而失地,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政治风险的解决方案。

但何时是个尽头?目前看,只能是静观和等待那些获得较多选票的政党在私下协商,以找到各自能够或不得不做出妥协为止。这样的状况,受损失的是国家,害苦了的是选民,但对那些政党大佬来说,他们的关切并不是选民,而是自己的政治权势与地位,尽管他们在竞选中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选民利益。

西欧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政治也素来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政治的起源和典范,但在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欧国家的政治生态在恶变,政治格局在明显裂变。

导致西欧国家政治生态与格局发生改变的原因很多,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外因素在不断负面互动,以致西欧陷入了被动与迷茫、痛苦和尴尬。

从外因看,西欧在冷战结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地缘政治的冲击下,既形不成单独的一极,又不愿盲目追随美国、始终当超级大国的附庸。但在国际上,西欧的政治理念与摇摆不定的立场态度,又使其失去了国际吸引力、凝聚力和战略取向定力。

经济全球化给西欧带来了诸多利益,但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更加激烈的全球经济、贸易、产业和市场竞争,面对全球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改变和利益链调整,特别是大量外来移民问题的严重冲击,不少西欧国家无法及时调适自己,转变思路,找到突破方向与路径,一些欧洲国家依然在采取对外来经济、贸易、投资和科技的严格审查与管控。有评论说,西欧国家的一些做法,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值得关注。

从内因看,西欧国家的情况更复杂。两极体制的解体,也打破了西欧国家内部原有政治力量的平衡,各种政治势力正在进行分化、改组,新的政党纷纷出现,形形色色的思潮泛起,人心思变躁动。政治纷争、社会矛盾、经济问题、移民问题交织并发,新旧矛盾互相交织。传统主流政党控制政局的局面被颠覆,传统政府的政策主张和应对能力遭受质疑和诟病,逐渐失去权威。

在内外矛盾的刺激下,西欧国家极端主义复活,民粹思潮抬头,一些民粹主义势力不仅登堂入室,而且向传统政治和政治势力发起越来越猛烈的进攻,传统政党在全国和地方层面的选举中,不断丢失选民和政治地位权势,在欧洲议会选举中接连遭到惨败。

德国、意大利是这样,法国等国也同样是如此。

如成立于1863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不仅是德国现存的最老的政党,也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工人党之一。在格哈特·施罗德领导下,曾宣称要建立一个更好的平台以减少德国失业和保障就业的社民党,一度如日中天,在1998年的德国联邦选举中是最有力的政党,支持率高达40.9%,几乎横扫德国的大中城市和拥有传统产业的联邦州。

但本世纪以来没过几年,社民党就开始衰落,在2005年失去了长达39年的执政党地位。2017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社民党的得票率降为20.5%,为68年来最低得票率,但仍居德国第二大政党。而在今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德国绿党以21席压倒了社会民主党,成为欧洲议会中的德国第二大党。

如今的德国社民党,处境艰难。而以民粹主义为口号的德国选择党则异军突起,在今年10月德国东部地方选举中,连执政的基督教民主联盟也再次遭败,被选择党战胜,令默克尔的接班人卡伦鲍尔承受党内外巨大压力。德国的左翼和右翼政党,正在同时向德国的主流政党发起猛攻。

法国政坛也很不平静。2017年5月马克龙的当选,已经是法国政坛传统格局大洗牌的一种象征。

马克龙在24岁就加入了法国社会党,并因29岁结识奥朗德而在社会党和社会党政府中平步青云,2014年被瓦尔斯总理任命为法国的经济部长。但因法国社会党内部四分五裂,公众形象跌落,极右翼势力乘机反攻,马克龙于2016年11月宣布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与竞选,不寻求社会党支持,并创立新的政治派别——“前进运动”。

在当年的激烈竞选中,法国左右翼两股传统势力的候选人接连遭遇滑铁卢,而异军突起的马克龙却依靠新组建的“前进运动”,一举击败所有对手,于2017年5月8日赢得法国大选,以时年39岁、接近66%的得票率,成为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如今,无论是在法国还是世界上,人们对法国的传统主流政党印象正在淡化,而生龙活虎的是马克龙,以及其2016年4月6日在法国北部城市亚眠组建的新政党“前进运动”(2017年5月更名为“共和国前进”运动)。法国那些老牌的左右翼政治人物,已被人们渐渐淡忘。

马克龙的政府及其创建的“前进行动”,其实已经属于包容各方,与法国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和政府大相径庭,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法国政坛的一次重新大洗牌。只是这次大洗牌,被马克龙演绎得相当精彩和成功。

左右兼收的马克龙,反感被人称作“中间派”,他强调“我来自左翼,但乐意采纳右翼的优点。我从不因循守旧”,左翼右翼并不重要,“只要行之有效,就是好的政治纲领”。

时任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市长科隆,是最早表态支持马克龙的社会党人物之一,他在马克龙当选总统后被委以重任,成为决策圈核心人物。科隆曾公开表示:“马克龙仿佛正在激活整个政治舞台,他给这个政府带来鲜活的东西。其他人老生常谈,说辞二十多年来没什么变化……马克龙有能力凝聚整个法国。”克隆的预测押宝,被证明是正确的。

但马克龙的执政也不轻松。如今的法国经济困难,国家债务的GDP占比已经达到100%,产业创新滞后,失业问题严重,社会矛盾激化,“黄背心”抗议运动闹得满城风雨。强烈的个人主义,导致人人无视种族危机,明明知道法兰西民族人口正在迅速减少,但就是无人愿意生育。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烧掉了不少法国人的梦想。但马克龙依然雄心勃勃,在坚定不移地带领法国改革发展和振兴。

马克龙不仅富有进取精神,而且极具独立前卫思想和国际外交战略,他支持全球化、移民和欧盟,强调欧元区必须进行改革,力主欧盟强大。对于美国,马克龙既竭力与华盛顿搞好关系,但也敢于代表法国乃至欧洲对华盛顿说“不”。

法国不仅是欧洲大国,欧盟的两大支柱之一,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如果英国脱欧,法国将成为欧盟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唯一的常任理事国。法国是世界的主要核大国,在工业、科技、能源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和先进水平。

不仅如此,法国还被认为是欧洲思想家的摇篮和智库,欧盟的宪法草案和欧盟的双重投票制办法等,都是由法国人主持起草和提出的,英国脱欧在欧盟内部的最大博弈来自法国。法国对此感到特别自豪。

马克龙的志向是远大的,不仅志在法国,而且志在欧洲乃至世界。如今,英国很有可能脱欧,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退休已经进入倒计时,马克龙无疑已成为欧洲政坛万众瞩目和期待的领导人。

人们注意到,近日,马克龙接受了《经济人学》杂志的专访,并大胆给普京执掌的俄罗斯“把脉号诊”。马克龙在专访中表示:“我对一个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欧洲充满信心”。但马克龙要大展宏图,还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包括提振法国经济、促进法国产业,扩大法国贸易,创新法国科技,以及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阻遏社会极端思潮。

“欧洲新闻”在10月7日的评论中指出,从目前欧洲政坛的“零散政治”看,比利时的情况“远非唯一”。实际上,现在“单一政党政府已成为整个欧盟国家的例外”,而“零散政治”则变成了新规范、新标配。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