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VS伊朗:就此打住还是另有图谋?

未来剧情的演变,未必会按照特朗普的剧本上演。“潘多拉盒子”和“马蜂窝”,不是特朗普想盖上捂住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周 远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0-01-09来源:东方网

本文2020年1月9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资深研究员

1月8日,美国暗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马尼后的第5天。这一天因时差的关系被拉得很长,期间发生了一连串的重要事情,使得美伊对峙对抗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视频截图:特朗普就伊朗问题发表声明(来源:CNBC)

当地时间8日凌晨,在短短的30分钟内,美国驻伊拉克空军基地遭到22枚导弹的猛烈袭击。据伊拉克军方宣布,其中17枚导弹重重地落到了美国驻伊拉克的艾因·阿萨德基地上。此次,伊朗没有再躲躲闪闪,而是直接宣称是针对美军基地的导弹袭击。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对美军基地的空袭行动是“打在美国脸上的一记耳光”,伊朗的军事报复开始了。

导弹爆炸火光四射,震天动地。伊朗方面宣称击中了美军目标,摧毁了无人机,造成了几十人死亡,无疑是想暗示伊朗的军事报复成功了,此事立即引发全球舆论对美伊对峙的进一步高度关注和担忧。但随之发生的两个情况,又立即让人心生疑惑,一是美方宣称确实遭到了伊朗的导弹袭击,但美军无一伤亡,暗示伊朗的报复没有达到目的;二是伊朗外长扎里夫表示,伊朗进行了合理的“自卫”行为,但不寻求事态升级,这等于暗示伊朗至少紧接着不会再向美国目标发起导弹攻击。

还有一个重要情况,是美军明知是伊朗对美军基地发动了导弹袭击,美国也已经在过去几天里向海湾地区增派了大批军队、B—52轰战机等先进战机和大型航母,但美军此次未作任何还击,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定点清除”苏莱马尼后多次表示,如果伊朗敢对美国发起“严厉报复”,美国将坚决打击。显然,美国这次并不是改邪归正,对伊朗大发慈悲了,而是基于对美伊对峙下一步形势的全面评估和判断作出的策略性决定。

美国东部时间1月8日中午,特朗普在白宫就伊朗问题发表声明,时间不长,仅10分钟,也没有接受记者的提问。但场面很大,特朗普发表声明时,美国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长埃斯珀和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分别站在他的左右两侧。这么安排,不仅是为了凸显特朗普团队主要军政外交高官全部到场,而是表明他们在美国对伊政策上与特朗普是保持一致的,没有像美国议论所说的那样他们之间在对伊政策上有分歧。

特朗普的声明,主要是为美国对苏莱马尼等人发动斩首行动再次进行竭力辩护,以平息美国和全球舆论对他不断增多的批评指责。一些美国舆论特别是国会民主党人抨击特朗普总统的斩首行动不仅给美国、美国人民和美国在全球的目标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和隐患,而且破坏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对外作战规矩。这对特朗普竞选连任显然是有压力的。

特朗普称,苏莱马尼是“世界头号恐怖分子”。“他(苏莱马尼)训练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在内的‘恐怖主义军队’,对平民目标发动‘恐怖袭击’。他在整个地区煽动血腥内战,他恶毒地伤害和杀害了数千名美国士兵。”特朗普还称,苏莱马尼遇袭时“正计划对美国目标发动新的攻击”。

虽然特朗普再次把苏莱马尼描绘成“魔鬼”,但美国皮尤调查中心最新发布的世界民意调查结果却发现,在被调查的32个国家中,有64%的人对美国领导人的印象是负面的,表示他们“对特朗普在世界事务中做正确的事情没有信心”。舆论认为,特朗普越是对苏莱马尼抹黑,苏莱马尼在伊朗、在中东、在伊斯兰世界的英雄形象将越稳固,民众对美国的深仇大恨就越大越深。

特朗普的声明同时透出三大信息:一是美方判断,伊朗在向美国在伊拉克的目标发射导弹之后“似乎正在退缩了”,特朗普称,“这对各方都是一件好事,对世界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二是美国将“立即对伊朗政权施加额外的惩罚性经济制裁”,并再次发誓在他担任总统期间,“永远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三是暗示美国愿意与德黑兰进行谈判。特朗普说:“我们都必须共同努力与伊朗达成一项协议,使世界更安全,更和平。”他敦促世界其他大国脱离美国在奥巴马时代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并与伊朗谈判达成一项新协议。

美国国防部长同日表示,在伊朗导弹袭击发生几小时前,美国决定不寻求与伊朗交战。他称,“我们不打算与伊朗开战,但我们准备结束这场战争”,华盛顿不希望看到局势恶化。

上述动向是否意味着苏莱马尼被杀后,美国与伊朗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将就此打住,还是双方各有另外算计和图谋,尚需拭目以待。

对目前的局面,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国际舆论主要有三种分析。

第一,认为美国斩首苏莱马尼打开了海湾地区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潘多拉盒子”,特朗普虽然在不断为自己辩解,但实际上捅了大篓子,因此急于想平息事端,以便集中精力转向其更重要的事务,尤其是尽快摆脱国内政局困扰和弹劾风波,力争连任。

但世事难料。未来剧情的演变,未必会按照特朗普的剧本上演。“潘多拉盒子”和“马蜂窝”,不是特朗普想盖上捂住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对美国国际形象的长久伤害和对美国各种安全的长久隐患,已经无法修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专栏作家克里斯·齐利扎评论说,特朗普“实际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可预测性,8日的发出的信息不过是反映了他的多变善变的“自然本能”,现在他会在伊朗问题上采取退缩的做法,“但是他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在他身上(或者延伸到美国)变成一个傻瓜。永远也不会”。“今天,特朗普采取了不让伊朗人通过导弹袭击杀死任何美国人的方式,让他蒙混过关。但明天?老实说,谁知道”。

第二,德黑兰有自己的战略、策略和谋略。根据与美国40多年的博弈较量经历,伊朗已经摸准了美国的脾气,至少在眼前军事和经济实力明显不对称的情况下,伊朗不会同美国硬拼。虽然美国一次次的极限施压把伊朗逼到了极其艰难困苦的境地,但目前伊朗急于要做的事情是稳定国内政治与社会大局,改善经济与民生,而不是同美国人打仗。如果与美国正面作战并长期开战,正好中了美国的圈套。特朗普的身边,聚集了一批反伊强硬派,背后是美国强大的军火势力集团。

从多方面透出的信息看,目前伊朗国内存在的负面和不稳定因素并不少。有报道说,伊朗目前的神权统治遇到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年轻群体希望伊朗尽快世俗化。伊朗严峻的经济形势,包括物价的高涨和物品的匮乏,人口的老化、少数民族问题的尖锐化,以及分离主义倾向的不断加剧等等,都对伊朗的国家安全稳定带来了现实挑战。在作为国民经济主要来源的石油生产与出口遭到美国的封锁之后,伊朗已经拖不起、耗不起了。

苏莱马尼被杀在伊朗引起了强烈震动,但反应也是复杂的。苏莱马尼力主与美国坚决抗争到底,但伊朗政治圈内并非都是反美强硬派。从苏莱马尼遇害后伊朗发出的信息看,尽管伊朗举国上下强烈愤慨,发誓对美国报复,但表态口气似乎有所不同。伊朗外长扎里夫是伊朗首席外交官,他在导弹袭击后表示伊朗已经实施了合理的“自卫”行为,但不寻求事态升级,显然是话里有话,至少是一种态度。

有分析甚至认为,伊朗8日凌晨的导弹袭击不是其军事水平和摧毁美国人的能力达不到,而是有选择的。如果真把美国军人打死了,而且死伤一批,其必然带来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伊朗从来不认为特朗普是个光说不练的美国总统,而只是觉得他太不可预测,只要找到下手机会,而且对其总体是合算和有利的,特别是对其竞选连任是加分的,他什么狠手都能下。

有分析说,人们没有必要去太多分析特朗普的所谓外交战略和伊朗战略,实际上他有战略也没有战略,最大的战略就是精明的“利己战略”,并因此而根据需要衍生出多变战略与战术。伊朗谋求的是对付美国的长期战略,稳扎稳打的战略,能真正保护自己安全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战略,而不是鲁莽对鲁莽,多变对多变,结果把自己耗尽。失去了苏莱马尼的伊朗,急需稳定军心、民心,进行内部调整和统一,选定真正可靠且能干能战的苏莱马尼接班人。

第三,美国将乘清除苏莱马尼等伊朗强硬派之势,对伊朗进一步采取以压促变的手段。其基本套路可能是一方面在外围继续对伊朗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经济制裁,进一步消耗伊朗的国力、军力和财力,同时通过“立即对伊朗政权施加额外的惩罚性经济制裁”,利用伊朗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在伊朗进一步实施“颜色革命”。对此严重性和危害性不可低估。

至于伊核协议,特朗普政府已经铁了心要彻底废除。此次特朗普讲话,实际既是对伊朗的警告,也是对其他伊核签约方的警示或拉拢。苏莱马尼遇害后,由于伊朗宣布中止伊核协议,无限制开展铀浓缩,英德法虽在表面上对美国的“定点清除”行动不无反对,但对伊朗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英德法三国能否顶住美国的压力,也需观察。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很明白,要劝说特朗普改变主意是不可能的。

而伊朗真正要的也不是继续推进核计划,研发核武器,而是希望通过维持伊核协议,得以争取到自己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美国不断妖魔化伊朗,都是为了打压伊朗,并以此为借口试图逼迫其他国家站到美国一边,推翻伊核协议。

由此可见,美国与伊朗的较量博弈,还将继续下去。鉴于伊朗国内的反美情绪和美国今年是总统大选年,在各种因素的交织和触发下,伊朗局势或者说美伊关系将继续呈现紧张和动荡。任何的平静,也许都不过是暂时的、阶段性和表面性的。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