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又将大选,政治僵局缘何难破?

内塔尼亚胡的政治韧性、战斗力和忍耐力非同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从以色列政治舞台的主角位置上退出,否则风险更大。

东大观察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0-02-18来源:东方网

本文2020年2月18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在世界各国“民主选举”中,像以色列这样一波三折、陷入大选僵局的情况并不多见,俗语云,事不过三,但从去年春天到秋天,以色列被选举政治搅得不可开交,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举行了两次大选。第三次大选定于今年3月2日举行,以色列媒体预测说,不排除以色列还要举行第四次大选。如果不幸被言中,则以色列将开创世界上大选最频繁国家之先河。

图片说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源:新华网)

距离第三次大选还有两周时间,在此紧要关头,以色列各政党都在热火朝天地竞选,不管能否争得全国议会议席,也要全面深度参与,以显示自己在这个犹太国家的存在并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以色列看守总理、利库德集团头面人物内塔尼亚胡更是国内国外拉拢,左右两翼游说,不仅试图蝉联总理,而且期望通过大选获胜,躲过牢狱之灾。

在风波迭起的以色列政坛,内塔尼亚胡可谓不倒翁。他在1988年首次当选以色列国会议员,其后在沙米尔的政府中任职,1993年利库德集团成立后首次当选利库德集团党主席,1996年首次当选为总理,之后又从2009年起多次连任总理,合并计算担任以色列总理的时间已13年多,成为以色列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但内塔尼亚胡依然不想退位,正在再次冲刺。

以色列政局迷乱,接连举行大选,且一次次僵局难破,与内塔尼亚胡有直接的关系。自2017年1月以来,内塔尼亚胡不断遇到麻烦,先是以色列警方对内塔尼亚胡进行调查和质询,以“案件1000”和“案件2000”两大案件之名对其立案,在“案件1000”中他被怀疑涉嫌从商人那里获得不适当的大规模福利,在“案件2000”中被指涉嫌与报业集团的出版商有勾结,以促立法削弱主要竞争对手,换取对内塔尼亚胡更有利的宣传报道。

在立案调查一段时间后,证实内塔尼亚胡涉嫌欺诈,违反信托和受贿,手下的以色列前任参谋长阿里·哈罗与检察官签署合作协议,在指控内塔尼亚胡的两起案件中作证,对内塔尼亚胡造成不利。随后案件进一步升级,又给内塔尼亚胡增加了其它涉嫌犯罪的罪名。

2019年11月,以色列警方和经济犯罪侦查部门起诉并经以色列曼德尔卜利特总检察长的批准,决定对内塔尼亚胡以涉嫌受贿、诈欺与背信三项罪名正式提出公诉,内塔尼亚胡由此成为以色列历史上首位被指控涉嫌犯罪的总理。但内塔尼亚胡本人至今坚决否认,称这是政治对手对其采取“猎狐行动”,私下勾结警方和检察官对其进行政治迫害。这与某大国总统被弹劾调查后的说辞颇为相像。

尽管内塔尼亚胡显得毫不在乎,一再坚决否认所有指控,但实际上还是慌乱失措。有报道称,今年1月1日内塔尼亚胡宣布将向议会寻求豁免权,以免遭刑事起诉。但1月28日内塔尼亚胡总理在美国访问并与特朗普总统一起宣布推出“中东和平新计划”后,突然在其脸书账号上宣布决定撤销向以色列议会寻求豁免权的请求。他当时表示将马上实施所谓的“新计划”。

以色列总检察长曼德尔卜利特也不手软,在数小时后即以受贿、欺诈和背信三项指控,正式向耶路撒冷地方法院提起针对内塔尼亚胡的诉讼,于是内塔尼亚胡不得不在被司法起诉的浓重阴影下,参加以色列新一轮竞选,也由此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政治风险。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去年第二次大选中夺得以色列议会最多席位的蓝白党领导人,坚决拒绝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合作,称只有在内塔尼亚胡明确宣布退出利库德集团主席职位后,才可考虑两党合作组阁。其实只要这两大党合作组阁,可以在120席的以色列议会中轻松获得组阁执政的资格,从而可以避免一次又一次大选的政治剧情。

但僵局的痼疾仍然在于内塔尼亚胡坚决不肯退位,并得到利库德集团内部以及其他一些右翼政党对内塔尼亚胡不离不弃的坚决支持。这使内塔尼亚胡感到自己依然势力强大,完全可以继续执政,而这既激怒了蓝白党领导人,也促使以色列警方和检方对他更加紧追不舍。

双方的首轮博弈只能在3月2日的新一轮大选中见分晓,但一旦法院受理审判,内塔尼亚胡将出庭受审;如果作出对其不利的判决,则内塔尼亚胡难免牢狱之灾。

蓝白党领导人不愿接纳内塔尼亚胡,但愿意与利库德集团合作组阁,也主要是出于这一考虑,该党领导人表示他的联合政府里不能出现被司法追查甚至判刑的人,否则不仅是给自己的政党、联合政府丢脸,也会让以色列这个国家脸面扫地。但内幕究竟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不过从中至少可以看出,内塔尼亚胡除自己的利库德集团继续支持外,已遭以色列政坛躲避甚至抛弃。但内塔尼亚胡别无选择,毕竟在总理的宝座上掌握着国家大权,拥有比其他政治对手乃至司法机关更多的资源,有他们奈何其不得之处。倘若大权旁落,则牢狱之灾有可能近在咫尺。

以色列政坛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国家非常复杂的政治生态和政体。以色列国家不大,人口仅900多万,但政治政党极其活跃。曾在1969年至1974年担任以色列总理的果尔达·梅厄曾调侃说,出任以色列总理太难了,因为“在以色列有300万人想当总理”。

以色列名义上是与欧美国家大致相同的三权鼎立的议会制政体,但有很多特殊性,如以色列至今没有宪法,靠议会法等各种单独的立法进行政治规制。以色列议会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比例代表制,整个国家是一个单一选区,这就造成了大量政党的出现,各政党都有着特定的支持群体,也代表了特定群体的利益,并意味着主流大党之间的平衡往往离不开小党的参与。如在去年4月和9月中夺得第五位的“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党,就连续成为两大主要政党在组阁时必须争夺的“天平砝码”,也因此使该党在两大党的争斗中左右逢源。

以色列政坛有“两个说不清”、“一个不用说”。“两个说不清”之一,是目前以色列究竟有多少政党说不清,如果大大小小全部加起来起码有30来个,因为不少政党经常在变动之中,名称也经常变换,一般人很难说得清政党的具体数字。另一个“说不清”是这些政党究竟是什么立场,究竟在哪些问题上是同盟或对立很难说清。虽然大致上可以分为左中右三大派,但除了政治立场外,在涉及宗教、民族和经济社会等问题上又各有主张,代表了不同利益,各有自己的议程,因此即便同属左派或右翼政党,也往往立场和政见分歧很大。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出于政治和利益需要的临时拼凑组合,稍有矛盾就分道扬镳。总体看,目前以色列的左翼政党不多,主要是中间偏右,越右越得势。

一个“不用说”,是几乎所有的以色列政党,在对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对巴勒斯坦的态度上,都是强硬的反对派。由此不难看出巴以矛盾冲突不断,双方难以和解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在华盛顿宣布的“中东和平新计划”,遭到巴勒斯坦国、阿盟和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近日有媒体记者在慕安会上采访巴勒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什提耶,询问内塔尼亚胡与以色列其他政党领导人的对巴立场有何不同时,阿什提耶回答说他们之间不过是美国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不同。从目前以色列的选情看,各政党在竞选中都竞相提出对巴勒斯坦和整个阿拉伯国家非常强硬的主张,反倒显得内塔尼亚胡的立场比较温和,并因此而遭到普遍攻击,内塔尼亚胡不得不澄清说以色列民众只有继续选举他执政,才会让以色列真正感到安全。

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不一般,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的关系更不一般。特朗普在巴以关系和中东问题上明显偏袒以色列,站在了国际对立面,被认为主要是力挺内塔尼亚胡。但华盛顿的做法也在以色列遭到批评,甚至被认为是在干涉以色列大选和内政。

在以色列即将再次大选和内塔尼亚胡遭正式起诉的艰难时刻,内塔尼亚胡渴望美国再力挺一把,要求大选前在以色列议会审议通过所谓的“中东和平新计划”,并希望美国允许他在大选前就按照该计划对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实行吞并。

但此时此刻特朗普也在竞选连任,美国国内对特朗普改变奥巴马执政时期的政策,明显偏袒以色列的做法也是诟病不断,连联合国都站出来批评,让特朗普感到了政治与道义压力。因此,最近华盛顿方面在内塔尼亚胡政府一再催促下给出的答复只是美国正在具体制定“中东和平新计划”的实施图,在此之前以色列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激化矛盾。显然华盛顿不愿在复杂微妙时刻去蹚以色列的浑水,免得陷入更大的被动,这让内塔尼亚胡感到失望。

尽管以色列不断大选,但选民依然热情高涨,尤其在首都以外地区。此次估计也不会例外。但从选情看,3月2日的选举结果与去年4月和9月的两次选举不会有大的变化,任何政党都不可能夺得超过单独组阁所需的多数选票是毫无疑问的。由于内塔尼亚胡目前面临的困境,利库德集团竞选落后的可能性不小。持中间政治色彩的蓝白党继续保持去年9月的略微领先或多于上次领先席位的可能性较大,但仍需与其他政党合作组阁。

以色列总统对不断组阁失败和接连举行大选已经公开表示严重不满。因此此次几大政党的一致共识是不再谋求多党参加的“团结政府”,而只要彼此有合作意愿并能达到组阁要求的席位数就联合组阁,因此不排除在此次大选后,以色列组建政治色彩比较单一的新政府。

对内塔尼亚胡来说,3月2日的选举将是一场政治豪赌。如果利库德集团竞选失利,他将面临被迫退位的更大压力。但内塔尼亚胡的政治韧性、战斗力和忍耐力非同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从以色列政治舞台的主角位置上退出,否则风险更大。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