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解封之际,面临诸多风险考验

当下疫情防控措施以传统隔离或消毒为主,在新冠病毒的针对性疫苗开发且大范围接种证明有效前,病毒并没有消失,只是与人类隔了段距离的对峙。

黎 里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0-05-17来源:东方网

本文2020年5月17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研究员

全球疫情蔓延让世界陷入苦难,持续的封闭隔离让各国经济不堪承受,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也让各国民众叫苦不迭,牢骚满腹。一些国家疫情有所缓解后急于解封,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甚至分裂,将更多风险和考验摆到面前。

视频截图:不断呼吁国与国间合作抗疫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来源于联合国官网)

疫情缓和之下,新冠病毒就此消失还是卷土重来?

举目四望,实施封城封国等严控措施的国家和地区,疫情确实得到缓解,表现在新确病例和死亡病例明显减少甚至归零。但这被医学界普遍理解为疫情的暂时缓和,充其量是达到拐点。当下疫情防控措施以传统隔离或消毒为主,在新冠病毒的针对性疫苗开发且大范围接种证明有效前,病毒并没有消失,只是与人类隔了段距离的对峙。

5月13日,预防传染性疾病和病毒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世卫组织紧急卫生计划执行主任迈克·瑞安博士指出,新冠病毒“可能会成为我们身边的一种常态化病毒,或许永远不会消失,就像很多每年夺走数百万人命的其他病毒一样,比如艾滋病”。

举目四望,除中国外,韩国和新加坡的国家抗疫经验,也受到广泛认可。两国政府高度重视疫情,严格采取举国划一的防控措施,充分调动公共医疗资源,通过大量检测、密切接触者追踪查询和迅速隔离等手段,一度遏制了疫情泛滥。

然而,新加坡在4月中旬疫情复发,3天内激增3000名病例。韩国在多天病例归零后,又因首尔夜店病毒传染导致疫情复燃。日本北海道出现了同样的疫情复发问题。这三个国家又重新强化疫情管控,不敢有丝毫松懈。全球而言,目前尚无任何一国在疫情遏制后未再复发。这也事实证明了迈克·瑞安博士的警告。

逐步解封之后,全球经济停滞不前还是起死回生?

据不完全统计,新冠疫情已造成全球13亿人失业,这已不仅是严重的经济问题,更带来无数社会问题。大到国家经济如何复苏,小到中小企业、个体经济和家庭如何维持生计,社会矛盾正在不断积压和新增。“不开工等死,开工赔死”。从开始解封的欧洲国家来看,工商业大部分虽然可以营业,但员工难找、顾客难找、订单难找,房租照旧、成本照旧;德国、法国、瑞典等国农庄往年主要依靠东欧和中东北非劳工,但疫情之下各国封闭国门,外来农民工没了,错过自然播种季节,农庄也只能关闭,波及农产品和水果供不应求。美国即便当局放开了禁足令,大量餐馆、咖啡店和酒吧也门可罗雀。

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孟加拉国疫情并不严重,但引发的经济问题却很严重。全国封锁虽然持续到5月中旬,但4月下旬大批服装厂因经营压力而提前复工。据BBC报道,孟加拉国是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服装制造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疫情全球化以来,该国4500家服装厂因国外订单大幅削减而处境艰难,超过200万工人面临失业。类似情况在全球比比皆是。印度媒体每天都在对国内中小企业的苦难挣扎唉声叹气,政府虽承诺给予一定救助,但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细细看来,很多事对一国经济也许是鸡毛蒜皮,但对相关企业和人员来说,都是关乎切身利益和生计的大事。

5月13日,联合国发布预测,新冠病毒大流行将导致全球经济在2020年萎缩3.2%。全球经济将出现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下滑”,未来2年全球经济将损失8.5万亿美元,消除过去4年中全球经济所有增长收益。联合国口径一向谨慎,一月时联合国估计全球经济将在2020年增长2.5%,但随着全球疫情逐步蔓延加剧,不断调低预测。该报告认为,病毒大流行病不仅给世界主要经济体带来巨大冲击,而且造成全球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加剧,预计今年全球将有3430万人低于赤贫线,其中56%位于非洲。非洲大量国家本就深陷债务危机,疫情之下将更举步维艰。

据“非洲新闻”报道,截至5月17日,非洲大陆至少有78,280例确诊病例,2624人死亡,非洲地区已没有一个无病的国家。病例分布上,南非7572例、埃及7588例、阿尔及利亚4977例、摩洛哥5408例、尼日利亚2950、加纳2719例。由于非洲国家普遍缺医少药,加之国民没有正规工作,封城封国后无法生存;部分非洲国家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放宽管控措施,疫情进一步恶化属大概率事件。

与此同时,大国经济直接关系世界经济,但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已陷入疫情危机。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多个州独自开放社会,试图重启经济,使得美国处于疫情无法遏制和经济无法重振的两难中。欧洲三大经济体也处于“震颤”中。德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出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快速度萎缩,以及自1990年德国统一以来第二大收缩,GDP环比下降2.2%;国民家庭消费、机械和设备投资、进出口均出现大幅下降。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的德国现已“正式陷入经济衰退”。法国今年第一季度GDP下降5.8%,意大利下降4.7%。两国经济陷入困顿。

疫情危机导致美欧国家大量工商企业申请破产,尤其集中在大型商场和连锁店零售商。美欧国家政府和央行都在采取经济紧急救助措施,但舆论纷纷发问:政府的钱从何而来,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滥发债券和美联储大量收购问题债券虽然可以救企业或市场于一时,现在的当政者或许能躲过难关,但最后谁来买单?这些实际问题,在西方多国引起了激烈争议。

疫情过了之后,社会管理采取什么方式?

疫情给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保持社交接触距离是各国防控疫情的标配,随着封闭隔离措施逐步解除,今后的社会管控和疫情防控将采取何种方式。如果没有监控,仍然要求人与人间隔1.5米,能确保吗?就是当下,在商店、咖啡馆、酒店、公园等人群集聚的公共场所和复工工厂,某些国家的疫情防控指令和要求根本做不到;更何况中小学和幼儿园,老师少学生多,很难照顾得过来。

疫情之下,各国都在深思和反思未来的社会管理。欧美一些国家提出,今后城市规划须从防控疫情等公共卫生重大事件出发,重新规划,尽量变大为小。巴黎市长强调,今后城市的规划将必须考虑“超本土化”,把巴黎尽可能打造成N个“15分钟生活圈”板块,今后任何人从家步行15分钟就可以满足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们因长距离外出和多节点接触带来的风险。

类似的城市调整计划已开始在世界其他大都市试行。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提出试点“20分钟都市生活圈”,以确保人们从购物、医疗保健到体育运动,都能在步行或骑自行车20分钟内实现。疫情之后,“能抵御传染病的城市新规划无疑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公共卫生专家、哈佛大学讲师加西亚说。或许,今后世界的大都市都必须创建小型的核心实体。人口和工商业过于集中的大都市,隐患很多,盲目发展大型和特大型中心城市也许是一种片面思维,既不安全,也不够人性化。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