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欧贸易谈判为何久久议而不决?

周远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0-12-22来源:东方网

本文2020年12月22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首席研究员

英国脱欧谈判一波三折,旷日持久,直到最后时刻过后才勉强达成协议,以致英国未能在去年底前如期脱欧,而拖到了今年的1月31日。现在英国与欧盟之间以经贸问题为主的英欧未来关系谈判,一如英国脱欧谈判,波澜起伏,设定的谈判截止日期一破再破。双方仍未达成协议,但谈判也未破裂,只是议而不决。

英国力争,欧盟不让

按照英国脱欧协议,英国脱欧过渡期在今年底结束。英国首相约翰逊曾多次向英国议会和国民承诺,英国与欧盟的脱欧贸易谈判“烤箱”早已准备好,英国必须也必定会在今年底前如期彻底脱欧,以便英国从此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大道。

英欧双方今年2月起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谈判准备阶段,约翰逊首相组织动员了政府各有关部门的上万精兵强将,夜以继日准备协议文本和谈判对策,派出了谈判高手。欧盟方面也毫不示弱,因为欧盟深知英国不好对付。

英欧经贸问题谈判涉及到双方未来的实质性利益和关系,彼此都极度重视。谈判从3月正式开始,原定至迟在6月底之前达成协议,以便双方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协议文本翻译并各自走内部法律审批程序,赶在今年底前正式签署协议。

但因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谈判一开始就陷入僵局。双方团队从伦敦到布鲁塞尔,又从布鲁塞尔到伦敦,一轮接一轮地唇枪舌战,但无法达成协议。卡壳的主要是三大问题:英国海域的捕鱼问题、未来英欧贸易的市场准入和标准问题、未来英欧贸易争端的仲裁方式和地点问题。

英方试图为自己争得最大利益、最有利的条款,既想政治和主权上得分获利,又想经济和贸易上利益最大化,也即鱼和熊掌都要。欧盟显然不会轻易让步,也不敢让步,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欧盟27国的实际利益和诸多复杂因素,也涉及到未来欧盟内部的稳定及对外贸易关系。如果欧盟对英国破例,对内对外都会隐患不断,无异于自找麻烦。约翰逊首相很强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很强势。

英欧贸易谈判,纯属利益博弈

英欧贸易谈判是一场重大的利益博弈,虽然双方团队一直在紧张谈判,但真正的决定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而需要双方领导人拿出政治智慧和勇气。据透露,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已在长达600多页的协议文本所涉的95%的问题上达成了基本一致,但在英国海域未来捕鱼权的问题上始终谈不拢。

英国要求欧盟作出让步,而欧盟强调不仅不能让步,而且这一问题与英国未来进入欧盟市场的实质性问题紧密关联,如果英方不让步,则英欧未来贸易问题也谈不拢。英欧商定甚至对外公开宣布的谈判截止日期一再突破,以致舆论认为双方实际上都没有设置谈判截止日期的底线,而以最终达成协议为目的。双方示强都不过是一种谈判策略。如果谈判破裂,无论英国还是欧盟,都难以承受。

作为脱欧过渡时期,目前英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仍在延续英国脱欧之前的格局,但如果今年底前的过渡期结束,而双方未达成协议,英国只能“硬脱欧”,今后将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以非欧盟成员国的身份与欧盟发生经贸关系,这直接涉及到英国商品、服务贸易进入欧盟统一市场以及市场配额、市场标准和关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约翰逊首相口头强硬,实际心知肚明。因此,约翰逊多次与冯德莱恩通话,并亲赴布鲁塞尔与冯德莱恩直接对话,以促使欧盟妥协。

约翰逊做足了强硬姿态,包括英方让4艘英国皇家海军军舰置于待命状态,监视英国水域,阻止欧洲船只在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进入英国水域捕鱼。约翰逊对外自信满满地表示,英国有能力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适应“脱欧”状态,并且这种选择对英国来说非常“重大”。

但欧盟早已看出约翰逊的真实心理和需求,认为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国内政治需要,多半是在做给在野党和国内舆论看的。但这个过程不能省略,否则约翰逊就会被指责为在脱欧问题上立场软弱,出卖英国主权和利益。

英国无协议脱欧,约翰逊承受不起

英格兰银行的统计表明,如果英国没有达成协议“脱欧”,“将比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结果更为危险”。在英国或欧盟发表关于英国“无协议脱欧”的选择难易程度声明中,并没有揭示真正的残酷现实。德国提供的分析数据表明,如果英国“无协议脱欧”,欧盟固然也有重大损失,估计至少有70多万人失去在英国的工作,但英国将遭受的痛苦要比欧盟国家大得多、广得多。

从经贸利益层面看,目前英国对欧出口占其总出口的大约48%,进口占比更大一些。约翰逊虽嘴硬,但英国无协议脱欧后要每年获得数千亿英镑的对欧出口平衡或补偿不大可能。

伦敦试图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发展自贸关系,但一方面不足以弥补英国“硬脱欧”的损失,另一方面与这些国家经贸谈判更艰难。特朗普虽竭力主张英国摆脱欧盟,但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更强硬,约翰逊未必是特朗普的对手。况且现在特朗普即将下野,爱尔兰裔的拜登从来都不赞同英国脱欧,英国更别想从美国那里得到好处。本来英国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也很多,但伦敦一味追随华盛顿,把很多关系搞坏了。日本和印度等国的经贸体量,与欧盟无法相比。

英国独立机构预算办公室预计,如果约翰逊果真推进英国“无协议脱欧”,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相当于400亿英镑,这意味着英国每个人的收入都将降低1500英镑。据英国方面预计,在英国脱欧过渡期结束后,明年英国将因失去与欧盟的传统经贸关系而有近30万人失业。特别是在与欧盟相关的工业部门,英国的经济损失将会更明显。英国50%的工业出口主要销往欧盟国家市场,汽车部门将因被欧盟征收10%的关税,损失惨重。

无协议脱欧,英欧贸易必乱

英国强行脱欧,已经在国内和欧盟国家造成担忧和混乱。如果英国“硬脱欧”引发更大混乱,据估计将有330多家英国公司会将其总部和主要业务从英国迁至欧盟,其中包括72家金融服务公司,伦敦金融中心将可能向卢森堡的证券交易所转移7220多亿英镑。伦敦金融部门的7500名工作人员,将从伦敦金融中心转去巴黎、都柏林和法兰克福等地的金融中心工作,这对伦敦金融中心将造成重大打击,伦敦金融中心将失去国际竞争优势,而华尔街、法兰克福等金融中心将因此而获益。

如果英国“无协议脱欧”,英欧经贸关系变为非欧盟成员国待遇关系,英国居民也将立即感知其严重后果,因为来自欧盟的食品都将被征收关税,这意味着这些食品在英国市场的价格都将上涨。英国从欧洲进口的食品占英国进口总量的26%。仅食品一类,就将使每个英国家庭每年在账单上多花600英镑。

而欧盟也会同时对从英国进口的各种商品加征关税,如非农产品将征收2.8%的税,对汽车类产品征收10%的税,对乳制品类征收高达35%的税,这将大大提高英国商品特别是食品在欧洲市场的价格,迫使它们不得不自动退出欧盟市场的竞争。欧盟27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内部循环市场,非欧盟国家要挤进欧盟市场极其不容易,即便特朗普一再威胁,美国产品尤其是农产品也很难进入欧盟。

此外,在英国失去欧盟成员国地位后,英欧贸易仅边境检查就是一大问题。英欧媒体估计,如果英国与欧盟不能达成协议,今后作为纯粹的“非欧盟成员国”,欧盟国家即便获准进入英国市场,卡车也将排成长龙,卡车司机将不得不经过漫长的等待和检查时间才能进入英国领土,每天至少会有上万辆卡车在多佛等待通关。仅此一项麻烦,就可能造成英国市场的食品供应短缺和超市的物价上涨。

因此,约翰逊首相一直在与欧盟谈判,试图达成基本维持过去待遇的经贸协议。倘若谈成签约,英国和欧洲的商品仍将互相享受免税和零配额待遇,双方之间的商品流动仍可保持顺畅。这不仅可以确保英国商品在欧洲共同市场中得以保留,还意味着市场价格稳定,并保留住英国数十万个工作岗位,目前设在英国的欧洲公司,也大多不会被迫将业务转移到欧洲其它国家。

应该说,欧盟对于英国还是重感情的,否则不会同意与英国就脱欧后的经贸关系特殊安排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谈判。客观讲,欧盟在经贸上有求于英国的并不是很多,但欧盟从欧洲一体化的地缘政治需要和传统关系考虑,并不想与英国彻底撕破脸。伦敦也吃准了欧盟和欧洲国家的这一心态。

捕鱼问题棘手,英欧利益交织

英国海域的捕鱼问题一直都是英国与欧盟关系中的棘手问题,这不仅涉及捕鱼的经济利益,更事关英国的主权和国民的情感问题。支持英国脱欧的人将英国管控海域捕鱼视为主权的象征,要求英国政府趁脱欧之机重新夺回这一主权。

约翰逊政府表示,任何有关渔业的新协议都必须建立在“英国渔场首先是英国船只的渔场”这一认识基础之上。伦敦强调,今后英国海域将由英国掌控,主要由英国渔船捕鱼,对欧盟国家渔船进入英国必须有所限制。但欧盟希望其船只能够继续进入,要求在英欧未来经贸安排一揽子协议的基础上与英国达成“公平合理的捕鱼协议”,并强调这是英欧达成自贸协定的先决条件。

英国海域向来被认为渔业资源丰富,捕鱼环境条件上佳,法国、比利时等邻近国家的渔船常年在英国海域捕鱼,每年收入约6亿英镑。虽然捕鱼在英欧两岸经济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它却承载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欧洲人要求今后英国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允许在目前捕鱼量基础上适当下调,按80%的比例继续允许欧盟国家的渔船进入英国水域捕捞,而英国认为这种情况挑战了英国对自身水域的主权,提出只按20%的比例允许欧洲船只继续进入英国领海。

英国不仅要对周边海域实行主权管控,而且要将目前的领海扩大为200海里经济专属区。这让欧盟很难接受,法国尤其反对,马克龙强调这涉及到大批法国渔民的收入和就业问题。如果欧盟妥协,法国将投反对票。

欧盟还指出,目前英国海域的捕鱼份额,70%左右已被英国渔业转让给法国等国的船队,而英国则主要靠向欧盟出售各种鱼类产品获益。如果英国硬要收回水域捕鱼权,则今后英国的鱼产品将不可无限制地进入欧盟市场。双方争议的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很难厘清,更难说谁是谁非。

估计英欧贸易谈判还会在争吵中进行,直到最终达成协议。虽然英国议会和欧洲议会都将进入圣诞节休会期,但双方都已表示,如果英欧贸易协议谈成,可以先不走正轨的审议批准程序,而先原则批准该协议,待明年再履行正式审批手续。由此可见,双方实际上都已预留空间,无意谈崩。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