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背后,破解拜登的外交路数

周远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1-03-01来源:东方网

本文2021年3月1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首席研究员

当地时间2月25日晚至次日凌晨,美国对叙利亚境内的目标进行了空袭。消息传来,国际舆论大哗,美国国内惊诧,连国会民主党的一些议员也对拜登总统公开批评。虽然特朗普很疯狂,但在美国空袭这事上还有些收敛顾忌,而拜登上任才5周就真的动武了。

五角大楼表示,此次空袭是拜登总统亲自下令。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称,空袭目标是位于叙利亚境内、伊拉克边境的3辆运输弹药的卡车,武装民兵组织“真主党旅”(Kataib Hisbollah)等利用它们,在过去两周内对伊拉克境内美军设施发动过3次共14枚导弹袭击。五角大楼断定,亲伊朗的什叶派民兵是制造这些导弹袭击事件的幕后推手,他们受到伊朗方面暗中支持,并有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背景。柯比表示,美国空袭即为了保护美国与盟友的安全,也是缓解“叙利亚东部及伊拉克的整体紧张局势”。叙利亚、伊朗两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侵犯叙利亚主权。据俄媒报道,俄罗斯也对美国空袭表示谴责。

拜登下令空袭:失策OR长策?

相比讨论美军空袭的正当性,国际舆论更在意刚上台的拜登为何“突然”采取军事行动。当下拜登面临的处境颇为复杂:一方面,美国疫情依旧严重,两党争斗堪称激烈,经济社会问题成堆,特朗普蠢蠢欲动,拜登为何悍然下令空袭存在多时的民兵组织运输车,造成多人死亡,这不是在中东制造新仇恨?另一方面,拜登正寻求与伊朗和谈,并得到德黑兰积极的对话姿态,美国为何此时公开指责伊朗支持什叶派民兵,并袭击叙利亚境内的“亲伊朗”目标,这不是有意激化矛盾吗?

美国舆论明言,放着美国主要战略目标不管,而去空袭不堪一击、归属不清的什叶派民兵组织,拜登此举主次不分、小题大做、得不偿失。老谋深算的拜登,上任以来一直高喊和平、民主和人权,这次看不到政绩和战绩的“反常”空袭,惊扰了世界,意欲何为?笔者认为,此次空袭是拜登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复杂形势下的精心棋招,并且事先与欧洲和中东盟国通了气,也因此得到法国总统马克龙等的支持。

首先,拜登在演戏。空袭是一场预演,既演给美国国内看,也演给中东地区传统盟友看,表明其对伊朗的政策态度没有实质性改变,相反态度更坚定,手段更强硬。真正的大戏是逼迫伊朗与美国对话和解,宣示美国重返中东、挤压战略对手,从而既抵挡美国国内和中东地区反伊朗势力的舆论攻击,又可集中精力对付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

其次,拜登在试验。出于复杂的美国外交和国际战略考虑,拜登通过空袭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国际战略试验、一次高效的国际行动演练、一次实战的盟友动员实践,也是一次全球范围的敲山震虎。

拜登外交立场:变革OR承袭?

拜登上任以来的种种表现让人看不透。这位看似不温不火,讲话不紧不慢的政坛元老与外交老手,在48年前就跻身美国政治核心圈,六度成为美国联邦参议员,担任过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和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三次竞选总统,安坐了8年美国副总统宝座。

拜登的名字,在美国内外都不陌生;拜登的心思,却少有人真正摸清。斯斯文文的示弱形象,骗过了“精明狡诈”的特朗普;特朗普不断公开宣称与拜登争夺下任总统不过瘾,但一转眼却被拜登赶下台。拜登何许人也?2月19日的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拜登自称自己有两大特点,一是说法直率,二是言出必行。他希望欧洲盟友们相信他,并暗示他在过去很多年里是看客的身份,不是拍板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他没想法。这大概也回答了,为什么人们如今看到一个与过去大不同的拜登。

毋庸置疑,在国际关系和美国外交诸多方面,拜登与特朗普大相径庭却又殊途同归。我们听到拜登讲着与特朗普不同的话术,却没有看到拜登与特朗普的根本差异。在美国对伊问题上,在美国对华和对俄关系,白宫的立场一脉相承,区别在于:特朗普惯使性子,拜登惯使手腕。舆论注意到,拜登上任以来,在美军印太地区行动方面,在推进与日韩等东亚盟国军事安全战略合作方面,行动比其前任反而更大胆,比如此前美国三艘航母就很少同时集结于亚太地区。在事关美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根本立场上,尤其是在维护美国战略利益方面,拜登与特朗普并无实质性差异。比如特朗普一再鼓吹煽动“美国优先”,而拜登则反复强调“采购美国”。

拜登与特朗普的外交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理念认知与战略利益谋求。相比特朗普赤裸裸的强权霸凌、极端民粹和单边主义,拜登展现了其“文武之道”,一面将“民主、人权”价值观和国际多边接触合作的高调挂在嘴边,另一面发起国际回归与反击,试图重塑美国国际形象,重建美国全球与地区盟友圈,重夺美国国际主导权。同时,强化美国军事实力,展现美国军事遏制和打击能力,进行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兼施并用。

拜登外交经验:历历在目与时移势易

特朗普喜欢极限施压、善于围堵打压,做事毫无底线;拜登则采取“一拖二搁三评估”的策略,使得特朗普时期相当多的关键决策目前依然存在。哪些必须立即改变,哪些可改可不改,哪些不过是表态稳住对方,拜登心里门清,其决策的唯一标准是他心目中的美国战略利益与需要,也是他在美国政坛站稳脚跟的需要,更是应对美国政治和舆论的需要,而不是他对手的需要和别国的呼声。听其言观其行,分析拜登的外交新政,关键看其实际行动。

此时此刻,显然还不能对拜登外交政策贸然定论。拜登自己也表示,他会集其一生政治和外交经验,来谋划美国的外交政策。目前的拜登,面临着复杂的内政掣肘,远未至外交定型,但端倪已现。拜登外交与国际战略,料将围绕美国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的地位、实力、谋求与战略利益需要而展开。自二战以来,美国一直都在进行这种调适,冷战结束以来更是如此。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当时的布什政府主持了前所未有的美国地缘政治扩张,牵头进行北约扩张,并发动了第一次海湾战争,为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的永久军事存在铺平了道路。民主党的克林顿总统上台后,美国提出“从遏制到扩展”的主张,奉行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外交政策,推动以美国利益优先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重点在东欧和亚太地方“扩大市场和民主国家”。接着是小布什总统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发起所谓的“全球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修复美国经济上,在经济金融缓过劲来后又马上提出“转向亚洲”、“重返亚太”和“亚洲再平衡”,并积极拼凑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试图从军事、经济上遏制正在崛起的国家。此后便是特朗普借助美国极端民粹主义思潮的抬头横空出世。美国外交政策只有战略,却缺乏定力。

如今,经历了以上这一切的拜登,终于登场成为主角。以往的经验教训和当下的战略目的,是拜登谋划制定美国外交新政的两个基石。拜登需要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出牌,这种策略将会是长期的。

拜登外交路数:可能微调,不可能大动

回顾以往,拜登作为美国长期参议员和对外政策主导者之一,曾支持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在格林纳达和巴拿马发动的战争,支持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入侵巴尔干半岛的战争,支持了美国本世纪初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拜登唯一曾反对1991年老布什发动的海湾战争,但随后他又表示后悔。在美国向阿富汗增派士兵、北约轰炸利比亚的问题上,甚至对奥巴马总统在叙利亚威胁使用化学武器搞垮政权等重大问题上,拜登的立场都是坚定的。由此可见,拜登绝非大家印象中的“和平主义者”。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拜登的高级幕僚和白宫、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等发言人一系列表态中,较为系统地释放和解读了拜登外交新政的基本信号。随着美国的战略和国际竞争需要,拜登的外交路数会有微调和局部调整,但不太可能大方向改变。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