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019年7月14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研究员
最近,山东、福建接连曝光涉外国留学生事件,引起社会舆论诟病,有些舆论言辞激烈、愤愤不平,可以理解,也属正常,但冷静下来,举一反三,认真总结、汲取教训、回归理性,这也许是当下更需要的。
山东大学去年为留学生招中国学生做“学伴”的事,无疑是考虑不当、做法欠妥的,网上的热议主要有三点:一是外国留学生是否存在特殊待遇问题;二是做“学伴”的中国女学生是否超额;三是伴学如何保证安全。山东大学对此给出了回应。
福州一名骑着电动车的外国籍学生违法载人,推搡执法交警,还与交警吵起来,辩称他是外国人、不懂中国法规,而且态度很凶,这种暴力抗法行为很不应该,自然引起了现场民众和网上舆论的强烈愤慨。
这两起事件,换作行为对象或责任主体是中国人,也许不大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许事件的处理和舆论的反应也会很不相同。简单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但因为主要涉及的是外国留学生,就出现了不同的情况。于是,外国留学生在中国有没有“特权”,对外国留学生该不该搞特殊化,成了舆论关注、热议的焦点。
视频截图:美国某大学校园
目前,涉事的两所大学的校方,都作了回应和及时处理,以平息舆情。从回应看,应该说最终的态度都是比较诚恳的,认识也是比较到位的。但愿以后不再发生类似负面舆情事件。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出国留学,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而据环球网今年4月援引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共有49.2185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中国的国际交流不断增加,可以预料外国来华留学生还会进一步增加,这绝对是好事。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国策,中国欢迎世界各国人士来华留学深造、旅游观光、经商创业,进行人文交流、科技合作。这既不会改变,也不会收紧。中国决不像某些国家那样,会出于某种目的,突然间编造一些理由,对正常来华的外国留学生等人群采取打压政策,外国留学生也不必担心疑虑。
视频截图: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家庭和睦相处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友善国家,这是历史,这是文化,这是传统。但须知,中国同时是法制国家,而且执法水平越来越高,执法能力越来越强,全民的法治意识和监督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包括所有来华在华的外国人士,不管你是来中国做什么的,只要踏入中国的领土,只要在中国的领土上,就必须接受中国法律的管辖。所有外国人,包括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都要明白,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特别是外国人在华违法、违规了,就必须配合中国执法人员,接受应有的处罚,不要耍小聪明,更不能耍狠,以不懂中文为借口和遁词,试图逃避惩处。暴力抗法,只能加重处罚,并引起中国社会的公愤。福州某大学的那位外国籍学生就是例子。
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代表了他们国家的形象,体现着他们国家的公民素质。如果违法乱纪,即便是个人行为,属于个案个例,也会影响和损害自身国家的形象。中国的法律,不会为违法乱纪的外国人士行开脱之事,开方便之门。
外国人离乡背井,远道而来,理应受到尊重,受到符合中国法规、中国国情、中国传统、中国道德的优待。这么多年来,中国和中国人都是这么做的,这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无论在中国的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在中国的企业还是商场,无论在公众场合还是私交场合,相信外国人士都会感受到中国人的友善与好客、礼仪与尊重。
中国希望外国人士把各自优良的、健康的、先进的、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带来中国,互学互鉴,但绝不容许任何外国人把国际公认的恶俗带来中国,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为软弱,欺负中国人。否则,法律不容,传统不容,道德不容,舆论不容。同时警告外国媒体,特别是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和无事生非的外国舆论,不要把最近发生的这两起涉外国留学生事件,进行歪曲报道。
视频截图:英国大学每年吸收大量中国留学生
世界各国都有外国人,都有留学生,包容外国人士、包容外国留学生是一种国际惯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在语言阶段,外国学校通常会为中国留学生安排与当地人接触的机会,但谈不上有什么特殊待遇。对外国人、外国留学生包容是建立在各国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的,越过这条底线,都是触犯红线。中国不容许,外国也不容许。
中国每年数十万人出国留学,中国留学生出国,同样要认真学习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风俗习俗等,严格遵纪守法。如果中国人和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违反当地的法律,照样应当受到惩处,这不在中国法律和领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国内涉事单位,确实应当反思。在符合法律法规和国情的基础上,对外国留学生多一些包容尊重,多一些礼貌礼仪,多一些关照关爱,是应该的,但也决不可对外国留学生搞引起公愤、触犯众怒的特殊化,更不能为了达到某项考核指标,而人为制造对外国留学生的特殊化。有些解释,再多再好听也是多余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不要再自圆其说、感到委屈,而应扪心自问,引以为戒。
视频截图:英国大学生在校园交流
其实,中国的大学是否达到了“世界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否真的属于“世界双一流”大学,不是单凭我们制定的某些考核标准和细则决定的,如果师生道德、教学水平、学术成果、学校管理和品牌口碑等没有达标,再多的外国留学生也无济于事。对外国留学生搞超越法规的特殊化,其实是一种溺爱,必须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