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中日韩三国外长谈了什么?

此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尽管情况复杂,但仍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实属难能可贵。

东方网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19-08-22来源:周 远

本文2019年8月22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首席研究员

第九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在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主持下,于8月21日在北京长城脚下的古北水镇举行。尽管日本外长河野太郎与韩国外长康京和在会议期间的双边会谈中未能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但中日韩三国媒体都对此次长城脚下的“三国会”给予了足够关注和高度肯定。会后,三国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时,对会议成果也给予了共同好评。

图片说明:中日韩三国外长会

中日韩外长会,是中日韩三方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协调解决三国间矛盾分歧,推动三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区域内的风险挑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9年11月28日,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日本首相小渊惠三、韩国总统金大中于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首次峰会以来,三国领导人已举行七次会议,第八次领导人会议也即将举行。

按理说,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谈的频次应远高于领导人会议,但由于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双边矛盾、经贸冲突等多种原因,三国的外长会至今仅举行过八次。此次会议得以顺利举行,本身就是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好兆头。鉴于最近日韩争端激化,此次三国外长会若非中国主持、在京举行,恐怕又会生变。

诚如王毅所指出的,中日韩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大家和睦相处,才能守望相助。中日韩三国,不仅都是亚洲主要经济体,而且也都是有世界重要影响的国家,特别在经济贸易和科技创新方面,目前处于世界先进乃至领先地位。三国的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水平可以有所不同,但合作是绕不开的共同点。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中日韩三国关系经历了诸多艰难曲折与波浪起伏。三国的关系,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政治、地缘政治、军事安全到经济贸易、科技人文,都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域外势力的干扰牵制和挑拨离间,使三国的关系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不安全感。由于历史等原因造成的互不信任,也成为三国合作的主要绊脚石。

最近两个月来,韩国与日本的关系处于严重紧张状态。两国从政府到民间,从军事、情报到经贸、科技领域,都处于对峙状态。首尔指责东京突然将韩国从出口管制的“白名单”中移除,对韩国实行“限贸”,断供半导体材料,导致被韩国视为经济命脉的半导体出口生产企业陷入困境,破坏了韩国乃至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韩国民众接连发起各种抗议日本、抵制日货日游的行动,韩国政府威胁要中断《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韩日领导人和外长等高级官员在多个外交会议场合也频频横眉冷对。作为对等措施,韩国也将日本移出了本国的出口管制“白名单”,韩方还表示将视日本态度采取进一步报复措施。

而东京方面则振振有词地将日韩矛盾的近期激化,归咎于首尔管控和沟通不够,指责韩国不顾两国早已达成的协议和对历史问题的处理,依然放纵韩国民众揪住历史问题不放,支持韩国地方法院和最高法院对二战期间韩国被强征劳工的赔偿裁决,损害了日企利益和日韩关系。尽管首尔一再发出呼吁,进行各种交涉,但日本依然对韩国实行“限贸”。

各说各有理的韩日两国,都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紧密盟友。韩国请求美国调停日韩关系,而美国上至总统,下至国务卿、国防部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也分别出面,但韩日关系仍未有缓和迹象。

韩国这次很生气。韩国总统文在寅内外受压,处境艰难。对日本喊话,东京不予理睬;呼吁国民克制,遭骂声一片;寻求华盛顿调和,等来的却是美国一堆冠冕堂皇又于事无补的场面话。

以出口为主的韩国,在美国贸易战和日本“限贸”的双重打击下,面临极严峻的形势,韩国经济连续数月出现不振下滑,外贸出口特别是半导体等电子产品的出口更是直线下降。

《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即将于8月24日到期,韩国上下都在等着看文在寅的最后决断。如果总统文在寅拒绝续签,意味着韩日关系重大生变,华盛顿不会袖手旁观;如果总统文在寅续约,则韩国国内必定舆论哗然。最新民调显示,受日本经济报复影响,韩国反对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民意非常强烈,无论是韩国保守派、进步派、老年人还是青年人,反对意见都占大多数。

在此严峻情势下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此次会议给日韩两国外长,提供了再次见面沟通的契机。特别对首尔而言,增加了一次在关键时刻再次当面表达韩方立场、态度和诉求的关键机会。

据韩联社报道,8月21日下午,韩国外交部长官康京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中日韩外长会议间歇,举行了持续35分钟的会谈,双方就日本对韩限贸、二战韩籍劳工索赔案、半岛局势等交换了意见。康京和与河野太郎各自重申了自己的立场,尽管双方在“韩日矛盾所持的意见方面分歧仍较大,但就为化解矛盾而保持对话达成了共识”。韩日外长此次会谈,相较他们最近在别处的会谈,气氛有所缓和,特别是双方同意保持对话而不是继续对打。

韩联社表示,此次韩日外长会谈,“河野太郎提前抵达会场”,会谈后“康京和表情严肃地首先走出会场,对于会上是否谈论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记者提问未作回答”。这段报道文字暗示了两层意思,一是在韩国的强烈交涉下,日方起码对此次会谈给予了提前到场的重视,二是康京和首先表情严肃地走出了会场,表明韩方在对日交涉中严肃认真,态度强硬,未作让步。

显然,此次中日韩外长会的主题不在于调停韩日争端;但日韩舆论认为,中方为韩日两国的对话和解,实际上发挥了积极劝和促谈的作用,不仅提供了再次会谈的契机和场所,而且王毅一番公正、中肯的话,对韩日外长具有积极和善的促进作用。

王毅表示:日韩朋友讲“以心传心”,中国人讲“将心比心”。我们希望日韩双方切实照顾彼此关切,建设性处理分歧,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其中“将心比心”这句话,含义很深。如果不是这样,韩日之间矛盾争端的死结就解不开。而中日韩要加强合作,首先必须让日韩摆脱争端。

此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尽管情况复杂,但仍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实属难能可贵。

三国共同回顾了三国合作2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为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做了认真的政治准备。

最引人关注的是,此次三国外长会上通过了中日韩加强合作的“概念文件”,即一致同意开展“中日韩+X”合作。这项“概念性文件”包含七大部分,有粗有细,有原则目标,有实施方式,既着眼于长远和更广泛的合作,又立足于现实,从三国最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和项目着手,包括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减灾、减贫、卫生和人文交流等七大项,使其具有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回避了敏感复杂问题。

外长会上,王毅从面对国际形势出现的复杂变化、面对世界经济出现的下行风险、面对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的最新变化、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沉渣泛起的所谓“文明冲突论”和面对区域合作中呈现的机遇挑战等六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日韩三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互利性,得到了韩日外长的赞同和赞赏。

中日韩三国是互相搬不走、变不了的邻居。加强合作是唯一正确、明智、理性的有利选择。三国加强和深化合作,既要正视历史,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要面向未来,着眼大局。

中日韩三国是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彼此的互补性很强。2018年,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国,金额超过1439亿美元,超越美国。2018年,中国也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国,金额约达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约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6.8%。日本和韩国之间的贸易额也很大。

中日韩三国在经济、贸易、科技、市场、服务等领域各有特色,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各有优势,如果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格局大方向,寻找进一步互利合作的共同点,开拓包括第三方市场在内的合作新领域,则必定大有可为。仅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发展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内的合作,就有巨大潜力。

中日韩加强合作,关键是要不断加强政治互信,夯实合作的基础,加强民间友好,抵御外来干涉,防止外部势力的干扰破坏。任何主动或被动地与域外势力勾结或被利用,试图搞对抗的举动,都会对三方的互信和合作带来灾难性恶果。日韩作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紧密战略盟国,在事关半岛、黄海、南海和台海安全局势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尤其应保持足够的清醒。

中国对推动中日韩三国和中日韩+X的合作是真诚的,信心是足够的,但也必定是有原则的。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