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愈加成熟,各领域合作走向深入

在当今乱象丛生的世界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国际社会增添了强大的正能量,给世界正义力量带了新的鼓舞和希望,给新型国际关系带来了强劲动力。

周 远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19-09-20来源:东方网

本文2019年9月20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首席研究员

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经过70年风云变幻的考验,在两国元首的擘画和引领下,变得愈加成熟、稳定、坚韧。如今,中俄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呈现出强劲活力。中俄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双方,有利于地区,也有利于世界。

今年6月初,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关键当口,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此次访问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极大关注。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实现两国关系与时俱进、提质升级。这不仅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大标志性事件。

9月16日至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此访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战略共识,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次重要访问。

访问圆满成功。访俄期间,李克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举行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框架内的小范围、大范围会谈,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并共同见证中俄投资、经贸、农业、核能、航天、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十余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胡春华,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参加了上述活动。中国总理、两位副总理和一位国务委员同时与俄方对接,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进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可见力度之大。

中俄两国元首的交往和高层互动十分频密。过去6年里,中俄两国元首共举行了30次会晤,每年平均5次,两国元首一起乘高铁、看冰球、摊煎饼、游涅瓦河,不仅留下了一个个广为流传的友谊佳话,更有力地推动了中俄关系的成熟、稳定和坚韧发展,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典范。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政治经济安全格局加速演变,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遭遇狂风巨浪,单边保护主义和强权霸凌屡屡发生,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阴霾密布,国际和地区安全面临诸多新挑战新风险。中俄是两个对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国家,中俄关系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安全。

图片说明:李克强会见普京(来源:新华网)

习近平主席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国际关系的全局,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运筹帷幄、布局落子,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负责任东方大国的格局与担当。

习主席从战略的高度,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就中俄关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强调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要始终以互信为基石,筑牢彼此战略依托;要着力深化利益交融,拉紧共同利益纽带;要大力促进民心相通,夯实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要更加担当有为,携手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普京总统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中俄关系,强调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在此次同李克强总理会见时,普京明确表示,对华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俄中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稳定因素。

面对最近一个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客、媒体和智库对中俄关系的妄加评论、甚至公开挑拨离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9月13日表示,中俄“两国关系的基础牢不可破,不会受到任何第三方势力的挑拨”。拉夫罗夫透露说,他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每年要进行频繁的接触,2018年共举行了6次会谈,2019年已举行了4次对话,两国外交部门间的磋商机制运作稳定良好,一年内大概举行40-50次的会晤,涉及大量广泛的议题。

牢固的政治互信是中俄关系最重要的特征,坚定的相互支持是两国关系的核心价值。中俄两国持续巩固友谊、深化合作、加强交往,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对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促进世界发展繁荣与和平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乱象丛生的世界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国际社会增添了强大的正能量,给世界正义力量带了新的鼓舞和希望,给新型国际关系带来了强劲动力。两国合作的重大意义,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

目前,中俄两国都处在国家发展的关键阶段,两国携手并肩实现同步振兴,双方本着开拓创新、互利共赢精神,继续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持续推进战略性大项目顺利实施,深入挖掘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充分发挥地方互补优势,将不断提升两国合作自身价值和内生动力,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中俄互利合作新格局,将不断深化两国的利益交融,拉紧共同的利益纽带,让两国人民共享中俄合作的成果。

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公报”,既满意地回顾总结了中俄各领域已经开展的合作,也对未来的合作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步骤。细细都来,这份“联合公报”的含金量非常大,“施工图”清晰具体。

中俄两国的贸易额继2018年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后,继续保持增长,中俄在农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海关、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在取得新的积极进展。中俄合作热在全面升温。

此次李克强总理访俄期间,中俄双方表示愿继续挖掘合作潜力,进一步扩大双边合作规模,双方为此商定了30多项重大合作,包括: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合作,扩大农产品相互准入,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积极开展两国农产品食品相互市场准入合作,不断扩大对方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继续促进两国农业合作;加强中俄卫星导航合作,拓展两国在月球和深空探测、运载火箭、遥感技术和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大项目上的长期互利合作;继续深化中俄在民用航空、汽车制造、制药、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铁矿业、能源装备、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机床、机器人技术和无线电电子等工业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推动中俄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等重大合作项目;探讨开展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的高科技研发合作;利用多边合作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和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先进管理体系和技术实践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加强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兼顾域内国家权益的基础上,推动开发和利用北极航道,促进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现代化、科研、旅游、环保等领域合作,等等。

中俄双方还商定在投资、金融、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合作。这些领域的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双方各有优势,可以互补,这是两国相关部门、机构、企业的期待,也是促进中俄合作走向新台阶、提升层次和高度、提高合作质量之需要。

此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后的“联合公报”,充分吸纳了中俄两国有关部门、机构、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对中俄加强金融、投资、货币、资本等合作商定了14个重点合作领域和重大项目,包括推动扩大本币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鼓励签署以本币计价的外贸合同,并采取措施推广本币的使用;支持两国金融机构在促进双边贸易、产能和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支持中方机构投资者投资俄方发行的金融工具,支持俄罗斯投资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交易,推动两国黄金市场参与者间的合作等。

此外,“联合公报”还就中俄加强能源合作、人文合作、地方合作和国际事务领域的交流合作等,提出了具体的合作目标、合作要求,商定了重点合作方向和项目,为两国间的上述合作提供了保障,划定了重点,明确了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中俄两国面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在共同面临挑战风险的关键时刻,就合作应对不断加强沟通协调,达成了重要共识。此次“联合公报”的第八部分,专门对此做了表述,这意味着中俄的合作,并不局限于双边贸易、科技、农业、能源、资本、人文等领域,还正在扩大到国际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全球治理等领域。

公报中说,双方重申坚持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反对单边主义和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共同提升经济的稳定性和包容性;双方商定与有关方一道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共同发展经济走廊,协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序扩大能源合作,增强数字经济领域有效互动,促进欧亚地区贸易和投资。

双方还表示,将扩大在亚太经合组织内的合作,以保证亚太区域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和安全增长。双方将共同推动亚太经合组织继续促进自由开放贸易投资、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双方将根据世界发展新趋势积极参与规划2020年后APEC愿景,深化亚太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

这份内容厚实丰满的“联合公报”,让人们看到了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的新蓝图、新前景、新希望,让人们对新时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充满了新的憧憬和期待。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