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020年5月19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首席研究员
在国际政治中,非友即敌的黑白关系并非永恒,政治博弈和利益需要常常使得这种关系发生改变乃至出现颠覆,化敌为友并结成政治联盟的情况并不少见,以色列政坛最近的风云突变便是例证之一。
资料图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源:新华社/基尼图片社)
内坦尼亚胡与甘茨轮流执政
当地时间5月17日下午,以色列第35届政府终于在位于耶路撒冷的议会正式宣誓就职,从而结束了该国持续一年多的政治风波和组阁僵局。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继续出任总理,中间党派蓝白党领导人甘茨出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两人摒弃前嫌,握手言欢,结成政治联盟。
内塔尼亚胡在宣誓仪式上发表讲话称,成立以色列联合政府是民众所需,他将与甘茨搁置分歧,“选择一起为人民服务”。这一幕让以色列人既感到欣慰,也充满感慨。
内塔尼亚胡与甘茨作为以色列两大政治势力的领头人物,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是政治死敌,双方互相恶斗、互不相让,也因此使以色列政坛乱象丛生,波诡云谲,有时甚至腥风血雨。
从去年4月以来,以色列接连举行了三次大选,原因就在于内塔尼亚胡和甘茨在大选中难分伯仲,都无法单独组阁,而联合其它党派组阁又都失败。以色列总统里夫林甚为恼火,多次强调以色列政治生态再也不能这样,否则将坑害了以色列这个国家和民族。但里夫林的警告无济于事,内坦尼亚胡和甘茨依然我行我素,拉帮结派,互相争斗。
今年3月2日第三次大选后,内塔尼亚胡曾一度洋洋得意,以为利库德集团能获得明显多于蓝白党的选票,最初的选票统计也确实如此,以致内塔尼亚胡跑到选举中心,宣布自己已经获胜,但后来的选票显示利库德集团仅在以色列120人的全国议会中获得36席,比甘茨的蓝白党仅多了3席,不仅无法单独组阁,而且与以色列其他右翼和极右翼政党的合作也达不到组阁所需的至少60个议席的要求。
以色列面临两大选择
在此情况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以色列举行第四次大选,但即便再次大选,也很难决出两大党的胜负,因为3月第三次大选时选民的投票率已经创纪录,再选除了全国再折腾一次,不会与前三次选举结果有很大区别;要么内塔尼亚胡的利库德集团与甘茨的蓝白党联合组阁,两党赢得的议席合在一起,可以轻松超过组阁所需的60个议席,且因利库德集团的议席多一些,内塔尼亚胡仍可继续担任总理。
对内塔尼亚胡来说,后一种选择何乐而不为?只要能继续当上总理就行,因为他太舍不得这个职位了,尤其在以色列总检察长和最高法院对其紧追不舍的关键时刻,有总理这个以色列最高实权位置的资源和运作便利,对他是最大的保护。
但甘茨一开始坚决不干,因为这些年来他在以色列政坛左冲右突,主要目的就是要想方设法把“超长期执政”的内塔尼亚胡拉下马。一方面是因为两人政见不同,内塔尼亚胡很右倾,另一方面是甘茨及其党内和政党盟友认为内塔尼亚胡的任职时间太长了,他在1996年6月18日至1999年7月6日担任了一届以色列总理,之后又在2013年以色列国会选举中,通过其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与“我们的家园”的合作,再次出任总理,一直当到现在,而其问题很多。
政治高手内塔尼亚胡
在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绝对是个政治强人和高手,他一次次地挫败了政敌,但也不可避免地不断树立了大量政敌。从2017年开始,以色列警方就对内塔尼亚胡“涉嫌贪腐犯罪”进行调查和质询。
随着内坦尼亚胡的再次竞选,有关其涉嫌犯罪的追查也更加激烈。毫无疑问,此事背景不那么简单。去年底今年初,随着以色列的接连大选,检方和法院对内塔尼亚胡的追查也逼得更紧,以色列最高法院已几次确定了审理内塔尼亚胡涉嫌贪腐犯罪的日期,但因内塔尼亚胡毕竟还是总理,大权在握,司法审理难以推进。
包括甘茨领导的蓝白党在内的以色列多个政党,都规劝内塔尼亚胡立即辞职,更不能再次参选,但内塔尼亚胡根本不予理睬。甘茨一次次表示,他领导的蓝白党愿意与利库德集团联合执政,以更好地体现以色列政坛的多元化,但前提是遭司法指控和追查的内塔尼亚胡必须排除在外,蓝白党与利库德集团的联合政府不能让一个涉嫌犯罪并马上要接受最高法院审理判决的人混杂其中。直到前不久,甘茨还是这个态度。
但右翼的利库德集团及其极右翼支持势力,紧紧抱作一团,力挺内塔尼亚胡,称如果与蓝白党结成联合政府,则利库德集团非内塔尼亚胡领衔莫属,这同美国共和党坚决支持特朗普十分相似。
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僵持。甘茨虽是以色列军方的强硬人物,但在政治上未必有内塔尼亚胡老道和人脉深厚广泛,甘茨受以色列总统之命组阁迟迟没有结果,只能宣告失败。于是内塔尼亚胡又有了政治上的转机和新的资本。
疫情危机中发现新机会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让以色列陷入疫情困境,也给了内塔尼亚胡新的政治博弈机会。政治上足智多谋的内塔尼亚胡,一方面大力宣传以色列疫情的严重性,让所有的以色列人谈疫色变,另一方面又反复强调危机时刻的以色列必须加强领导,不能陷入政治僵局。
内塔尼亚胡以组建临时政府、加强国家抗疫领导为名,逐步与甘茨的蓝白党接触,并拉入其它小党。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可以先组建抗疫联合政府,暂不组建联合政府。这样的提议,让包括甘茨在内的其它政党领导人难以拒绝。
在以色列,政治本来就是一场博弈,除了明枪暗箭的争斗之外,在必要时懂得妥协也不失为一种手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运作,且面临组阁失败后不得不再次大选的时间临近,内塔尼亚胡与甘茨终于在4月20日达成了政治协议:利库德集团与蓝白党等组建联合政府,内塔尼亚胡继续执政18个月,然后由甘茨出任总理,两人轮流执政,不当总理时互为副总理。三年之后视情况再大选。
为了照顾到利库德集团和蓝白党内的情绪,联合政府决定设立至少34个部长职位的大内阁,以便把双方需要安排的人都安排进去。但即便这样,利库德集团内部仍有人无法得到安排,于是内塔尼亚胡采取了“暂时无法入阁者也让其拥有内阁般的权利”的做法。不得不承认,内塔尼亚胡是有政治谋略和手腕的。
一场持续一年多的组阁僵局,特别是内塔尼亚胡与甘茨多年的政治厮杀,终于化干戈为玉帛。此时的甘茨,话锋也转了,他从一再强调除了内塔尼亚胡之外都能合作,变成了除了与内塔尼亚胡联合执政外,不与任何其他人合作执政。
这就是以色列的政治,政治手段与政治现实。
半岛电视台对此发表评论称,人们目前所看到的只是以色列政坛的表面部分,其实幕后还有更复杂的背景。在以色列政坛波诡云谲的同时,远在华盛顿的政客们也在巧妙地运作。
美国背后支持运作
在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的亲美立场众所周知,而其在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土地上,让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的定居点合法化和永久化,也是尽人皆知,内塔尼亚胡也因此得到了美国和以色列极右势力的坚决支持。
今年初,美国在推出明显偏袒以色列而损害巴勒斯坦的中东和平新计划前,把内塔尼亚胡和甘茨都请到了白宫,美方对内塔尼亚胡的高调盛情让甘茨很受刺激,而内心里同样亲美的甘茨也很希望与白宫搞好关系,否则他即便击败内塔尼亚胡执政,以色列如缺失美国的强大保护,也将处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甘茨明白了,其实内塔尼亚胡的背后有美国特别是美国现政府和现领导人的鼎力支持,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
之后的运作内幕,不可能透露。但内塔尼亚胡与甘茨已经和解了,事实已经证明,华盛顿“功不可没”。
半岛电视台的评论认为,以色列联合新政府的成立,对巴勒斯坦人而言决不是好事。内坦尼亚胡已经表示,将在今年7月正式启动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吞并计划。这一带有300多万巴勒斯坦人和40多万以色列人。
内塔尼亚胡最近在谈到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时称,“这些地区是犹太民族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作为最终和平协议的一部分,我们在约旦河西岸的数十万犹太兄弟将永远留在那里”。
但巴勒斯坦人民决不会接受以色列的吞并。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已多次强调反对以色列当局的吞并行径。可以预料,巴以关系又将紧张,巴勒斯坦人民可能会在约旦河西岸进行抗议,中东局势又将面临新的紧张和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