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亟需加强共识与合作

由于美国的消极和从中作梗,国际合作抗疫行动甚少,联合国安理会连一次像样的抗疫会议也没有召开过。

周锡生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0-05-22来源:香港文汇报

本文2020年5月22日发表于香港文汇报,作者为东南大学国际战略智库研究员

人类的演进史,是一部同各种疾病和灾难斗争博弈的历史。

远的不说,仅1918年至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爆发以来,人类就先后经历了1958年的亚洲流感、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2014年的西非埃博拉、2015-16年的「寨卡」、2018年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等各种流行病的折磨。但之前的各种病毒虽也都有很强的传染性威胁,因仅局限于某些国家或地区,死亡率并不很高,经济影响也不过数百亿美元。而这一次的新冠病毒疫情,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对人类的危害比其它病毒要严重得多,尤其是影响是全球性的。

抗疫缺乏国际指导性原则和标准

全球疫情还在蔓延,何时能得以遏制是个很大的未知数。

5月以来,从欧洲到亚洲、非洲、拉美,相当一批国家因经济社会压力不堪承受,便以新确诊病例增长曲线趋缓为名,纷纷放松管控,重启经济社会活动,专家们对一些国家的疫情再次复发,迎来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忧心忡忡。

当前国际抗疫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一是各自为策,各自为战,寻求自保,没有形成联防联控。因病毒未除,边境稍有放松,人员稍有流动,即会发生输入性交叉感染,以致前功尽弃。

二是对新冠病毒疫情缺乏合作研究。目前一些国家的疫情的缓和不是因为消除了病毒,而是把病毒驱赶到了更加隐秘的地方,带来更多的隐秘性传播。

三是对究竟如何制服病毒和消除疫情没有国际指导性原则和标准,对防治和医治药物意见不一。不仅当局意见不一,而且专家们的意见也很不一。很多国家把希望寄托于抗击新冠病毒的疫苗,但全球疫苗开发过于分散,有的坚持生命至上,有的却以自身利益或经济利益为主。特朗普总统吹嘘今年底前美国就能开发出疫苗,但白宫首席抗疫顾问福西强调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有可能开发出疫苗。有的说只要有疫苗就能对付新冠病毒,有的说任何一国开发的疫苗都无法保证能在全球大范围接种有效。

现有国际组织想作为但难以作为

疫情之下全球的乱象,既是当下世界乱象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全球抗疫的极大不利。

在国际合作层面,全球抗疫至少暴露出三大问题:一是联合国、联合国安理会、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机构,在应对疫情方面举步维艰,时常想有所为而难以作为;二是二十国集团(G20)、西方七国集团(G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多边合作组织,以及欧盟、东盟、非盟等地区合作组织,也因内部意见不一、诉求不同、利益矛盾,难有作为,虽然各自都开过一些会,或者不断在开会,但主要是研究经济救助,而非如何合作战「疫」,且具体成果有限;三是国与国之间相互分割,缺乏合作,疫情加剧以来大多数国家关闭国门,发布旅游贸易禁令,力求自保,甚至相互抢夺医疗救援物资用品,造成矛盾隔阂。日本和韩国之间因历史纠葛和贸易争端,不仅难以在抗疫上合作,而且在疫情之间依然出现民间互怼的情况。一些国家在疫情信息披露上也各打小算盘。

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关键在于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要表现出积极的、负责任的国际合作意愿和态度。但特朗普本来就坚持奉行「美国优先」的利己主义,不断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构机制中「退群」,加上美国处于世界疫情之最的处境之中,特朗普一方面自顾不暇,另一方面谋求的是尽快恢复美国经济生产活动,提振金融市场,以赢得连任。

人们注意到,自疫情暴发以来,特朗普及其高级官员们鲜有提及国际抗疫合作,相反不断攻击指责他国,试图把美国的疫情恶化责任甩锅于他国和世卫组织。美国不仅自身缺失国际合作态度和国际领导力,而且嫉妒和攻击别国的国际抗疫救援行动。由于美国的消极和从中作梗,国际合作抗疫行动甚少,联合国安理会连一次像样的抗疫会议也没有召开过。美国这种消极态度,既不利于国际合作抗疫,也不利于自身摆脱疫情危机。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