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政局动荡,卢卡申科处境艰难

卢卡申科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使得美国和西欧国家格外关注处在抗衡俄罗斯最前线的白俄罗斯,不时给点好处,明斯克当局也乐意扮演被人拉拢的角色。

周远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0-08-16来源:东方网

本文2020年8月16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首席研究员

白俄罗斯自8月9日举行总统选举以来,陷入了持续不断的政局动荡中,全国各地抗议示威接连不断,首都明斯克更是乱作一团。当局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平息骚乱,据报道已拘捕了6000多人,但抗议声浪不仅没有减弱,相反规模越来越大,已威胁到政权稳固。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当前白俄罗斯不仅出现了“颜色革命”,而且有外部势力在直接干涉捣乱。

8月16日,总统卢卡申科对明斯克亲政府集会参与者发表讲话,一度表示要给人们下跪。他对白俄罗斯人说,我生平头一次给你们下跪,你们配得上我下跪。看来面对乱局,他已无可奈何。

总统大选被指弄虚作假

触发白俄罗斯政局动荡的直接原因,是白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于选举次日(8月10日)早晨宣布的初步计票结果:现任总统卢卡申科获得80.23%的选票;排名第二的反对派候选人季哈诺夫斯卡娅获票9.9%,排名第三的个体企业家卡诺帕茨卡娅得票率仅1.68%,其余两名候选人的得票率更低,均在1%左右。

按照白俄罗斯宪法,总统5年选举一次,通过直选产生,获得50%以上选票的候选人即当选或连任总统。卢卡申科获得80%的压倒多数票,第六次蝉联总统。选举结果刚一公布即引发舆论大哗,大量人群随即走上街头表示抗议,指责卢卡申科操纵大选,营私舞弊。

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季哈诺夫斯卡娅带头对选举结果表示严重质疑,称此次选举很不公正。一方面,她指责政府在选前就对竞选者进行压制,强行剥夺了其他候选人的竞选资格,包括其丈夫网红博主季哈诺夫斯基,并将他投入监狱。季哈诺夫斯卡娅自称本是位家庭妇女,最后是在正义的感召和支持者的鼓动下才参加了竞选。另一方面,她指责当局在选举过程中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一度断电断网,导致投票网点无法投票。季哈诺夫斯卡娅称此次选举结果完全是虚假的,欺诈性的,如果公平选举和计票,她的得票率应该在60%以上。

但白俄罗斯政府断然否认季哈诺夫斯卡娅等反对派的指责,强调此次选举合法合规,没有任何营私舞弊和弄虚作假行为,中央选举委员会早就为假使第一次投票无人过半数而举行第二次投票做好准备,此次选举结果是真实的,而且统计显示投票率高达84.23%,并有6.02%的选民投了“反对所有候选人”的票,并非存在不公正。

白俄罗斯局势剑拔弩张

当局的否认和澄清,引发了白俄罗斯反对派更大的愤怒。最近一周来,白俄罗斯局势严峻不断恶化,局势严峻。

一是当局与各路反对派的对峙在加剧。白俄罗斯多个城市同时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首都明斯克市中心的抗议者用垃圾桶、杂物等筑起路障与警察对峙,警察则使用了催泪瓦斯、高压水枪等;一方面对抗议示威实施抓捕,另一方面将他们强行驱离各地市中心。总统卢卡申科公开指责抗议示威者为暴乱分子,威胁必要时将动用军队平息骚乱。双方都寸步不让。

二是白俄罗斯的政局动荡和街头骚乱引起了周边国家和美国、欧盟的严重关注。部分周边国家表态支持抗议示威者,37岁的女候选人季哈诺夫斯卡娅逃到了立陶宛“以确保人身安全”,立陶宛外长林克维丘斯在推特上正式确认了季哈诺夫斯卡娅已抵立陶宛的传言,并称其“已安全”。季哈诺夫斯卡娅的子女则在大选前就被送往“某个欧盟国家”。这表明这些反对派的背后有不止一个国家在支持。

8月14日,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高级代表博雷尔在欧盟27国外长“良好和建设性”会议结束时发推特称,欧盟已拒绝承认白俄罗斯的总统选举结果,并正在研究对“应对暴力和伪造行为负责的人”实施更多的制裁。

上周正在中欧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公开称,他相信白俄罗斯的选举“不是自由的,是不公平的”,因此他一直在“咨询”欧洲领导人,以便更好了解白俄罗斯的真实情况和局势演变。有分析认为,今年初蓬佩奥访问白俄罗斯后,一度热络的美白关系正发生微妙变化。

三是从街头抗议示威活动的情况看,参与者大多是白俄罗斯的年轻人。一些抗议者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揭露当局对拘捕的抗议示威者实施暴力和虐待,并致人死伤,他们要求重新选举,公正投票,公正监督。他们的呼吁得到了白俄罗斯越来越多人的呼应,而且“得到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同情支持”。据美国CNN报道,当示威者面对前来平息骚乱的警察高喊“兄弟”时,现场至少50名身穿防暴服的白俄罗斯安全人员摘下盾牌,放弃了武力应对。

政府官员警察出现倒戈

美国CNN报道宣称,已有迹象表明,白俄罗斯军队和警察中已有人支持反对派,反对总统卢卡申科。一个自称叶夫根尼·诺维茨基的男子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显示,他的兄弟、一名白俄罗斯前特种部队军官将自己制服扔进垃圾桶,表示不再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6日报道说,白俄罗斯驻斯洛伐克大使伊戈尔·列谢尼亚“已成为该国第一位表态支持在总统选举后进行和平抗议的外交使团首领”。8月15日,这位大使在YouTube上发表视频讲话表示:“我不仅以白俄罗斯驻斯洛伐克大使的身份向你们讲话,我还以大使工作经历最久的白俄罗斯驻外使团首领以及唯一曾在苏联外交部和苏联驻外大使馆工作过的现任白俄罗斯外交官身份向你们讲话。和所有白俄罗斯人一样,我对我国公民遭受酷刑和殴打的事件感到震惊。外交部经常被视同于强力机构,其目的是力求避免外部干涉国家内政,但我清楚知道,一个团结、强大和不受外来影响的国家关键因素是尊重人民的意志及其语言、历史和文化……我和那些走上城市街头进行和平游行以使其声音被听到的人站在一起”。

街头骚乱只是表面现象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卢卡申科总统压力巨大,处境艰难。卢卡申科显然试图以武力镇压骚乱,但事情不会那么简单,背后的较量乃至各种复杂因素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博弈争斗,街头骚乱只是表面现象,白俄罗斯内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矛盾要比这尖锐复杂得多。

现年65岁的卢卡申科是一位非凡的政治强人,已连续执政26年,堪称是白俄罗斯乃至欧洲政坛的元老。他年轻时曾两度在苏军服役,1990年当选为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人民代表,1993年被任命为议会反贪污临时委员会主席。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4年7月10日,卢卡申科当选为白俄罗斯首任总统,之后又于2001年9月、2006年3月、2010年12月、2015年10月4次连任总统,此次当选为第六次连任。

2019年3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萨尔巴耶夫宣布辞职后,卢卡申科成为前苏联地区在位最久的国家元首。白俄罗斯独立之初,老百姓亲昵地称卢卡申科为Batjka(父亲),作为总统的他也迄今都在努力保持着“国父”的亲民形象。

总统卢卡申科两头下注

26年来,卢卡申科以强硬而又技巧的内政外交手腕,领导着白俄罗斯这个仅1000万人口的国家,使其既始终保持了某种小苏联面貌——相对成功的工农业,较为稳定的国家政治与社会,国家普惠制的国民生活;又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大国建立了比较平稳的关系,体现了白俄罗斯的外交自主和机动;在俄罗斯与西方的角逐中,也赢得了自己的利益,保证了国家安全。因此,在这场政治风波发生之前,很难说白俄罗斯是亲俄、亲欧还是亲美的国家。

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白俄罗斯一直受到西欧国家和俄罗斯的拉拢。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经贸利益讲,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40%的出口和大量进口仍然依靠俄罗斯,因此必须与俄罗斯搞好关系,但白俄罗斯在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等问题上又与莫斯科有矛盾。特别是卢卡申科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使得美国和西欧国家格外关注处在抗衡俄罗斯最前线的白俄罗斯,不时给点好处,明斯克当局也乐意扮演被人拉拢的角色。这种几面玲珑的做法也导致卢卡申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和欧美都不乏龃龉。

但白俄罗斯毕竟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依然保留着浓重的前苏联影子,白俄罗斯也不可能完全倒向西方。但在西方的影响和渗透下,白俄罗斯正在改变。

反对派势力为反对而反对

在总统卢卡申科连续执政26年后的今天,国内反对派势力决意要改朝换代,不让他继续执政。这对卢卡申科来说,是决无可能做出让步的底线和红线。

在《卢卡申科传》一书中,喀尔巴列维奇做了这样的描述:卢卡申科成了他自己所创造体系的“人质”,他已“别无其它选择,只能试图终生掌权”。喀尔巴列维奇指出,卢卡申科若下台将意味着白俄罗斯的政权更迭,难以想象何人有能力和威望接掌政权。

连此次抗议示威的反对派都宣称,他们实际上没有领导者。也许,卢卡申科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潇洒退位”而实际继续掌握大权的最大不同,是他的政治远见、政治谋略和运作,特别是对接班人的培养不够,难免遭致国内各种不满、怨恨和对抗。

由此可见,白俄罗斯此次政局动荡决非偶然。

求助俄罗斯未见如愿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有些严重了。

近日来,卢卡申科指示下属与俄罗斯方面紧急联系,后来他干脆直接出面与莫斯科联系,寻求支援。据克里姆林宫新闻处称,“应白俄罗斯方面提议”,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卢卡申科已“进行电话交谈”,双方“就继续定期进行联系达成了一致,确定加强盟国关系,这完全符合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兄弟人民的根本利益”。卢卡申科“告知了在总统选举后白俄罗斯的情况。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双方都相信所有出现的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官方通报证实了卢卡申科在当前局势下对俄罗斯和普京总统的求助,但通报内容和表述比较含蓄,俄方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卢卡申科,更没有表示将如何“很快解决”所有出现的问题。解决目前出现的所有问题显然有多种方式,并非只是卢卡申科坚持的选举结果。至少,在克里姆林宫的通报中,并没有出现卢卡申科之前所表示的,希望在白俄罗斯当前紧张局势和外部势力干涉的情况下,俄罗斯能出手相助,确保白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从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看,有关肯定白俄罗斯选举结果以及指责抗议示威者的报道很少见到,相反大篇幅报道了抗议示威和抵制行为。如果卢卡申科得不到俄罗斯方面的明确坚定支持,也就失去了主要外援,其处境必定更加艰难。

白俄罗斯局势将如何演变,人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