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余波震荡,特朗普将如何反击?

浦江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0-11-11来源:东方网

本文2020年11月11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研究员

2020年的美国大选,堪称乱象一片,一场罕见的政治闹剧仍在延续。美国舆论称,所谓的民主选举变成了赤裸裸的两党争执决斗。

投票已经结束,点票计票似乎也已经完成。目前,美国CNN等媒体的报道显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获得的选举人票已达279张,早已超出了当选总统所需的270票;特朗普总统获票214票,距离赢得连任差56票。按照计票,胜负已经决出,拜登甚至已发表胜选演讲,悬念似已不存。

结局并不简单,特朗普正“绝地反击”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特朗普总统对此结果全然否定,而且正在采取法律等手段反击。特朗普在推特上责问道:美国大选结果是由媒体宣布和决定的吗?

这一质问耐人寻味,也不无道理。从美国宪法、法规和传统看,美国大选的结果确实不是也不该由媒体来宣布和裁定,结果的认定,还须走多道无论是形式还是实质的法律程序。只有到了明年1月中下旬,新总统职位花落谁家才能终见分晓。

美国的表象与实质、公开与内幕,从来都不一致。正义与邪恶,可笑与荒唐,应该与不该,一直都在同时上演,让舆论是非难辨,而且一些媒体报道的立场和是非评判本身就有很多瑕疵,令人生疑。不要小看了特朗普,特朗普不仅是精明人、强硬派,而且是从不服输之人。目前特朗普仍是美国总统,依然拥有着美国总统至高无上的各种权力和特权。

美东时间周一晚上(北京时间10日凌晨),特朗普在推特上突然宣布,已“终止”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的职务,由美国国家反恐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米勒担任代理国防部长。这一信息的含量非同小可。国家反恐中心主任是干什么的?不用多说。美国军方高级将领有的是,但特朗普不放心,要选择国家反恐中心主任替代埃斯珀。一步到位,直接“反恐”,其针对性是什么,不言而喻。

美国大选,余波震荡

空前紧张激烈的美国总统选举,不仅撕裂了美国,引发了巨大而广泛的政治动荡与混乱,而且正在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事情会复杂和糟糕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打开者和推动者的谋求、手段、行动,如果缺失底线甚至没有底线,其后果也必定没有底钱。CNN总编辑克里斯·西里扎分析说,“埃斯珀被解雇的意义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大选前夕,特朗普多次抨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未能有效调查涉嫌腐败的行为。《华盛顿邮报》10月底报道称,特朗普正考虑在大选后撤换这位局长,此举也可能危及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总检察长威廉·巴尔,这位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在调查联邦调查局(FBI)的反情报调查中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时有延误,因此他已失去总统的支持。有报道称,特朗普还可能解雇中情局长吉娜·哈斯佩尔。据一名高级政府官员对CNN透露称,“白宫的总统人事办公室主任在整个政府中散布这样的消息:如果他听说任何人在寻找另一份工作,他们将被解雇”。看起来,特朗普决不会容忍内变的威胁和存在。

特朗普如何反击,人们拭目以待

下一步特朗普究竟会采取哪些反击行动,目前都是猜测分析,人们也许可以作宏观预测,但具体将是什么手段和行动,只能拭目以待。

除了美国本身在舆论躁动外,国际上的一些舆论最近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动向,不仅有些躁动和急不可耐,甚至有不少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和捕风捉影的议论乃至妄自猜测。国际舆论大多集中在拜登当选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

在美国大选自身还存在严重争议、结果未定的情况下,不表态才是一种慎重和负责任的态度。一些西方国家和印太国家政要,平时与华盛顿和特朗普政府、特朗普总统勾勾搭搭,显得关系紧密,甚至对他吹捧有加,而现在特朗普还没有承认大选结果,甚至表示全面否定的特殊敏感时刻,这些国家的政要又纷纷站出来对拜登表示祝贺,令人深思。

西方媒体舆论:三种心态倾向

当下国际舆论对美国大选票计结果的舆情是芜杂的。一些外国媒体对当下的美国政局特别是对特朗普的离任,主要存在三种心态和倾向:

一是如释重负。《纽约时报》的报道称,从欧洲和中东,到亚洲和拉丁美洲,拜登上周六获胜的消息引发了极大反响,外国领导人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外交官和评论员对“新总统”将带来的他们急需的常态恢复表示感谢、满足甚至欢欣鼓舞,因为那种常态在特朗普上任的那天起就令人担忧地消失了。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我真的很期待合作”。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要克服今日的挑战,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德国总理默克尔宣称,“要想克服我们时代中的巨大挑战,我们跨大西洋的友谊是不可取代的”。特朗普支持英国脱欧,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削弱欧盟的办法。他对欧洲出口产品征收关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对没有支付足够资金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法国和德国进行威吓。特朗普的这些极端做法,无疑得罪了欧洲盟友。

二是认为拜登如果上任,美国与西方盟国的关系会重修旧好。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心态很矛盾,他因此发表了一份较为克制的声明,称“美国是我们最重要的盟友,我期待着就气候变化、贸易和安全等我们共同的优先事项进行密切合作”。西方外交官员称,在拜登预计将强调修复与欧洲紧张关系的情况下,欧洲领导人现在都希望重塑大西洋两岸的关系。前法国驻华盛顿大使热拉尔·阿罗与华盛顿的关系很糟糕,曾多次抱怨特朗普上任后他在华盛顿无所事事,无法适从,拜登宣称当选后,阿罗预料今后“将能和一个正常人进行连贯对话”。

三是对大选后的美国依然存在很大疑虑甚至戒心。《纽约时报》指出,很少有欧洲人相信美国还会回到其权力巅峰时那种密切参与全球事务的标志状态。美国社会的深刻分歧和势均力敌的大选表明,拜登当总统的美国仍将聚焦内部,专注于国内问题。法国《世界报》在一篇社论中称,“特朗普主义”将是“美国政治的持久遗产”,而不是偶然或短暂的“插曲”。

一些分析指出,即便最终拜登当选上任,其究竟会如何调整美国外交政策与国际立场,也需要进一步观察,现在就匆忙作分析甚至下结论是草率的。这种观察既要有美国内政外交相互牵制的视角,也要看到近年来世界已然发生的重大深刻变化与变革。也许拜登会有改变,但更多是在形态上,而难以在实质上。

黎巴嫩美国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巴希尔·萨鲁赫分析称,他预计至少美国对中东的政策不会有重大转变,“明天我们醒来就会意识到,美国仍然是那个新的帝国主义强权”。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