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会诊“病了”的印度经济

浦江东大国际战略智库

2020-11-30来源:东方网

本文2020年11月30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研究员

印度经济怎么了?近来,印度媒体甚至美欧媒体,纷纷报道印度经济形势惨淡,陷入25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并预言最糟糕的状况还没出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印度经济今年将萎缩10.3%,是所有主要新兴经济体中降幅最大的,也是印度自独立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表现。肆虐的疫情加剧了印度经济的恶化,经济复苏遥遥无期,当局在对外政策和地缘政治上的不当行为,也为印度经济平添晦暗。

冷不防“刹车”:高歌猛进的印度经济

全球经济版图中,印度经济受人瞩目,原因有三:一是近十年,尤其2014年总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增速多年保持在7%以上,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新星”;二是当局不断标榜“印度奇迹”的同时,公开发誓要让印度尽快名列世界经济前三;三是按国别计算,印度已经跻身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也成为全球贫困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了某种趋势。在印度与全球各大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之际,印度经济衰退对世界多国经济体都有较大影响。

莫迪政府为此很尴尬。经济萎缩,令他一再宣扬的“印度大国梦”遭受纷纷质疑,也不利于他连续执政的社会信心和局势稳定。近年来,印度国大党等反对党虽然势力不如莫迪领导的人民党,但一直在猛烈抨击莫迪政府。印度经济下行趋势必将削弱莫迪执政的护身符。

五大“铁证”:全面颓势的印度经济

印度经济全面颓势,既有当下显现又深藏隐患,集中在五个方面:

第一,印度经济表现持续走低,陷入“技术性衰退”。11月27日印度官方数据显示,印度4—6月GDP下降24%,创历史新高;7—9月较去年同期也下降7.5%,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主要经济体之一。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收缩,意味着该国自1947年独立以来,首次陷入“技术性衰退”。

第二,印度经济的主体部分“病态”严重,救治乏术。旺盛的内需是长期来保持和刺激印度经济增长的主因。近几个月来,印度国内对燃料、食品、消费品和电力等关键商品和物资等需求不断下降。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普遍陷入严重萧条,电子商务等新兴经济也不容乐观。尤其大量中小企业因旅游业大范围停摆等市场疲软因素,不得不停业或倒闭。印度政府承诺提供500亿美元帮助小企业,并向低收入工人转移现金支付,作为印度2660亿美元经济一揽子救援计划的一部分,但杯水车薪,收效甚微。

第三,印度失业率持续高涨,冲击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印度经济监测中心表示,3月因疫情停摆经济,印度估计有1.4亿人失业。全印度制造商组织6月的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中小企业已无力储蓄,印度正在经历的“大规模商业破坏”是史无前例的。印度中小企业雇用了印度约五分之四的劳动力;如今普遍陷入困境,直接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也造成印度贫富差距鸿沟进一步扩大。

第四,印度对外贸易和外来投资出现阻梗。疫情爆发以来,印度出口屡遭重创。据印度商工部官方公布数据显示,5月出口额一度下降34%;7月出口额236.4亿美元,同比下跌10.2%, 7月进口额284.7亿美元,同比下跌28.4%;贸易逆差为48.3亿美元。其中,黄金饰品等主要出口产品下降了49.6%,药品和制药出口下降了19.5%,工程产品出口下降了8.5%。印度面临着关键性出口商品额持续下滑,短期内难以恢复,而石油等刚需品进口又不断上升。进出口的不平衡对印度经济复苏和增长叠加了负面影响。

第五,印度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刺激乏力。疫情大流行以来,印度政府宣布的财政刺激计划,大部分集中在银行对企业的信贷,而无法提供直接财政刺激,主要是由于印度政府财政捉襟见肘。今年4月至6月,低于实际数据的印度官方财政赤字竟也高达创纪录的885亿美元,超过年度目标的83%。税收减少和支出增加是推高印度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

无奈的“曲线”:前景堪忧的印度经济

值得关注的还有,印度通货膨胀持续上升,通胀上升使印度经济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印度7月零售通胀率升至6.93%,远高于印度央行确定的4%的中期目标。印度的经济学家们表示,尽管总体消费需求疲软,但蔬菜、豆类、肉类和鱼类等日常食品价格却一直上涨,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印度的通胀率令人担忧,这降低了印度央行近期降息的可能性,由于利率高企并不断上升,对企业和个人贷款的需求又产生负面影响,而贷款需求偏弱又意味着新的商业活动和就业机会减少,对整个经济的复苏回升显然不利。

自有统计的1959年以来,印度经济的曲线一直都波动不稳,期间出现了四次大低谷:1964年负增长2.64%,1972年负增长0.22%,1979年负增长5.64%,1991年负增长1.06%。但在其它年份里,总体避免了大起大落。尤其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印度经济增速较快,莫迪2014年上任后印度经济进一步“腾飞”,也因此使莫迪及其领导下的印度变得格外兴奋,表现得踌躇满志。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6年以来,印度经济开始走下坡路,2017年GDP增速降至7.04%,2018年降至6.12%,2019年降至5.02%。国际上有不少分析评论认为,印度GDP增速不无水分。今年以来,印度经济持续拉警报,当年高速增长的强势不再重现。

诡异的“腾飞”:饱受质疑的印度经济

目前,印度国内把经济增速的严重萎缩归咎于新冠疫情,因为疫情爆发以来印度接连采取全面封锁的抗疫措施,经济遭受了极大冲击。透过疫情的理由,近年来印度经济连续下滑还有其他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印度和国际舆论分析认为,莫迪政府采取的废钞令和对商品、服务等加征税收等强硬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经济的持续高增。当然,莫迪这样做也不无道理,这些政策对于清剿印度经济中的不法和贪腐行为是起作用的。

对印度经济的“腾飞”及其问题,需要做全面、客观和冷静的研判。印度人口超过13亿,每年保持较高的出生率,劳动力年轻,消费市场大,社会需求多,经济转型条件较好,生产制造能力较强,印度市场对外国投资者有吸引力,这些都是印度经济发展并保持较高增速的有利条件。同时,印度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抑或各种痼疾也明显存在,阻碍了印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能。

印度的营商环境,是国际投资者普遍诟病的主要问题。到印度投资,需要克服的传统陋俗、政策壁垒、贪腐低效等关卡重重叠叠。是非经过不知难,到印度办事,才会发现这个古老而又多民族、多宗族、多种族、多语言且舆论杂芜的国家,处处皆难。

印度当局虽表面上一直强调对外开放和自由贸易,但实际上印度的观念是保守的,或者说印度的对外战略从来都是清晰的,对于是否对外开放市场和如何对外开放市场,印度一直都有自己的精明算盘,印度去年在最后一刻宣布不参加RCEP便是一大例证。

荒唐的“梦呓”:贼心不死的印度反华

近年来,印度在对外关系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地缘政治因素和印太战略的考量与谋划。中国与印度是亚洲第一大和第三大经济体,又是紧密相连的邻国,本来两国保持稳定关系,在经贸方面可以开展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但今年6月印中边境冲突以来,印度明显恶化了与中国的关系,不断对中国发难挑衅。

6月29日,印度政府首次宣布禁用TikTok、微信、微博等59款中国应用程序。11月24日,印度反华再升级,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突然宣布再封杀43款中国背景的手机应用软件,理由是这些软件“危害国家主权完整、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今年6月以来,印度已4次以所谓维护国家安全为借口,对拥有中国背景的手机应用程序采取禁用措施,其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为此,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和外交部发言人分别表示了中方的反对立场,希望印度能够遵守市场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维护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印度在与周边其他国家特别是对南亚邻国的关系中也持强硬古怪的态度,与巴基斯坦势不两立。印度这些做法显然对其发展对外经贸合作非常不利,也由此对其经济发展严重不利。

印度试图通过与美国、欧洲和日澳等国密切政治、外交和军事、安全关系而谋取利益,并吸引这些国家的企业前往印度投资,实质不过是舍近求远,得不偿失,并非理性和理智之举,最终伤害的将是印度自己。

分享到:

合作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